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院建设文化服务是一门艺术
TUhjnbcbe - 2024/4/5 17:31:00

一、医疗质量服务满足患者治病需求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定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三基三严训练制度,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制度”等等,医院都应常抓不懈的重要内容,也是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基本保障。

二、医院文化建设满足患者心理需求

医院文化建设,把“医务人员的灵魂”与“医疗服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医务人员最大限度地看到自身工作的崇高意义,从而产生一种自己在创造价值,奉献社会的感觉,让他们在医疗服务中,自觉地为患者着想,患者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帮助,保持良好的医患沟通,时刻注意保护病人隐私、秘密和合法权益;在护理活动中,开展的“六个一”,即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接待轻、重病患,为病人提供了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医院就有回家的感觉,心理的创伤自然得以慰藉,医院管理力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大,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越来越强。

 三、质量、文化、效益“三者”密不可分

首先,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好,安全系数大,技术水平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提高、健康权益保护才有保障,医院的效益提高才有支点,改善职工待遇才有出路。医院的效益好了,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的人才培养、设备、技术、学科建设、科研论文才有了经济支柱。

其次,医院文化氛围浓厚、人文环境好,医医院工作。医务人员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真心诚意为患者奉献爱心、贡献才智,病人才可能发自内心感激你的医生、医院,其综合满意度才会提高。相应,医院的忠诚与信任度越高,医院的口碑就好,患者就诊率自然就会提高,医院的效益也会随之而提升。

 医护工作中的抚慰艺术

1抚慰方式的选择

在医护人员面前,每一位求医者,特别是住院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郁闷心情和心理障碍。要了解摸清每位病人特定的不良情绪,确切把握其心理障碍,知道“忧”由何来,“惧”在何处,同时选择富有个性特点的最能触动病人心灵的抚慰方式。

 1.1接近式抚慰

医护人员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微笑着用眼神观察病情,不用语言即能产生安慰效果。心理学家把人际距离分为四种:亲密的,0.5m以内;朋友的,0.5~1.2m;认识的,1.2~3.5m;陌生的,3.5~7m.医护人员运用肢体语言技巧,采用接近式沟通能取得良好的抚慰效果。

 1.2漫步式抚慰

大多数住院病人都有焦虑、忧愁、悲观等自我情绪反映。变换环境,有利于病人转移情绪、放松心境、接纳倾诉。医护人员医院绿化区的曲径小路漫步,聆听病人倾诉;在绿荫亭阁里谈心交流,能排遣、疏导病人的不良心绪,宣泄“情绪垃圾”,减轻心理压力,心灵得到抚慰。

 1.3亲近式抚慰

有些需要特殊检查和诊疗的病人不免会感到孤独、恐慌,并希望得到关心的指点。这时医生采用缩小病患距离的几句亲切话语,有时甚至是与医疗无关的闲话即可使病人得到抚慰。

1.4渲泄式抚慰

对于感情压抑、闷不出声、面无表情的病人,往往是性格内向、较难交往的人。医护人员应引导其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并为其制造渲泄情感的时机。发泄之后,病人情绪上舒适平静,精力上全然释放;心理上得到净化,内心里留下的都是医护人员亲切的温言软语和医疗的指导建议。

 1.5信函式抚慰

住院医疗的老年知识分子、文化人对于自己的病况往往独自沉思,郁闷情绪不愿渲泄;渴望关爱不愿启口。因此,别人也难以劝慰。医护人员采用“慰问信”、“医疗保健建议笺”等书面形式,病人能多次翻阅、感受慰籍,引发多层次思考,持续时间长,因此要比语言安慰更有效。

1.6礼物式抚慰

当住院病人得到医护人员奉送的一束鲜花、一张生日卡片、一件节日小礼品时感受的是人间温情和切实的心理安慰。对医院的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便油然而生。“礼轻情意重”,这种借物寓情的医疗抚慰方式,其实也是一种人性化的心理医疗手段,会对病人产生独特的奇妙的安抚作用。

 1.7微笑式抚慰

医护人员的微笑,虽然没有声音、没有色彩、对病人来说都是最感人的安抚语言,是沟通医患之间感情的纽带。微笑是医患之间的“百得胶”,对消沉病人的微笑是鼓励,对惶恐病人的微笑是镇定,对忧伤病人的微笑是亲切,对失望病人的微笑是关爱,对病痛病人的微笑是解脱。医护人员的微笑无需成本,在医疗服务中却能创造出各种价值。

 接诊艺术九法》》》

一、亲切法:在两分钟左右用热情的笑脸、诚信的眼光、主动迎接的文明用语和点头示意,送上一杯水,递上一张报等形体语言表示对“客人到来”的热情欢迎,用你的真情打动病人的心,消除陌生感。

二、同情法:接下对病友的叙述病史仔细听,从你的眼神、表情和对话中表示对病友的病情、久治不愈的现状、昂贵的药费、身体的病苦以示深切同情,这样他(她)会把心中的真情、隐私告诉你以获得同情,拉近距离。

三、心理法:运用心理法了解他(她)的病情、治疗过程、对健康的认识、职业、家庭社会关系、财产状况、对疾病认识的误区等心理障碍、心理压力、心理承受力和心理势态、消除心理障碍、疏导心理压力、增强心理积极兴奋度,帮助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哲理法:对病友的疾病、痛苦、经济除了给予同情心,还要用颇有哲学道理的语言解释,劝说和引导。

五、肯定法:医师的肯定态度就是表示对病友的责任心。有些病经治疗就。有些病早治可以消除并发症、防止癌变,如“宫颈炎”、“湿疣”、“疱疹”、“痔疮”等。医师如果说话支支吾吾,眼神飘飘忽忽,会使病友犹豫不决,进退两难,甚至抱怨而去,失去医病机会。

六、底气法:给患者树立信心,如果你专业精湛,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你就把你的底气和信心通过接诊传给病友,让他(她)们把自己的健康托付给你,早治早防,早曰康复。

七、权威法:封建皇帝给医生封了个官,叫“医官”.既是“医官”就有一种权力,既竭尽全力保证病者治愈的权力。为了行使这种权力,医者必须注意自己的形象、人品、语言、医德医风、医风正,病人多。接诊要有力度,说话要有威信。

八、品牌法:品牌,是吸引病友的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专家、教授和高年资的医师要靠自己的名声、医院的品牌、品位吸引病人,占领市场,创造丰厚的收入,同时给予病友一流的服务。

九、预警法:对于经济稍差,终曰忙碌工作的病友群,他们不重视自己的疾病。许多病在初期抓紧治疗会大大降低并发症,癌变率,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所以在接诊中要非常重视这一点。

 护士的语言艺术与非语言艺术

1语言艺术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美好的语言能激发患者的愉快情绪,诱发患者的体内潜力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反之,刺激性的语言能扰乱患者的情绪,造成患者生理功能紊乱,给治疗增加难度,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对于护士来说,加强语言修养,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正确使用语言,讲究语言的艺术性?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规范性和通俗性:规范性是指语言要符合语言学的要求,使用的语言不能颠三倒四、词不达意;同时要符合医学语言的科学性。通俗性是指公众所习惯的、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语言的表达即要规范又要通俗易懂。

(2)情感性:“严为心声”,同样一句话,语气不同,所传递的信息就会有质的区别。情感性语言要注意心理换位,把自己置于患者的位置,寻找和激发自己情感的因素,即把患者当亲人。

(3)道德性:即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是最根本的。

护士的语言按照其不同的功能和目的可分为:礼貌性语言、咨询性语言、解释性语言、治疗性语言、收集信息性语言、服务性语言、安慰性语言和保护性语言等。

 1.1礼貌性语言

护患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往过程中,要使用尊重患者的礼貌性语言。如在称谓上应使用尊称,尽量避免直呼其名,尤其是对于年长者,更不能叫“××床”.又如在静脉穿刺不能一次成功时,也应使用礼貌性语言,不能强调客观原因,更不能责怪患者。治疗是护患双方的相互配合过程,双方的情绪、态度直接影响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1.2咨询性语言

医院,常处于一种陌生的状态,尤其是住院患者,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生活不习惯、不方便,甚至缺乏一般的医疗常识,患者常感到抑郁、焦急,迫切希望了解和熟悉有关问题。因此,护士需要使用咨询性语言,以帮助患者消除陌生、孤独、焦虑的心情,增强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使患者有一种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咨询性语言内容包括生活、心理、医疗咨询等。如生活咨询时可以说“根据您的病情,应少食或不食高脂肪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1.3解释性语言

由于患者处于一种特殊状态(患病),情绪不佳,医院的规章制度不十分了解,闯“红灯”在所难免。这就需要护士使用解释性语言,讲明道理,争取患者的理解和合作。语言的表达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注意表达方式,应以解释说服为主,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批评,切忌训斥性的语言。

 1.4治疗性语言

治疗性语言的使用是为患者提供治疗前的心理准备,让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过程和手段,使之主动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治疗。如在给患者灌肠前可以说:“为了减轻您的腹胀,需要给您灌肠,插管时请您张口呼吸,不会有什么痛苦。”

1.5收集信息性语言

临床实践中收集治疗前后的信息,除了通过仪器获得外,通过护患之间的语言交流获得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收集信息的语言有两种方式:

(1)直接获得,即护士直接向患者提问。如“通过治疗您感觉如何?”“有什么反应和不舒服?”等。

(2)间接获取,即通过交谈、拉家常等形式了解,如“最近吃饭怎么样?”“昨晚睡得好不好?”等。

 1.6服务性语言

护患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就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医院是窗口行业,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窗口行业,其特殊性在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服务过程的持久性和复杂性。服务性语言可以使患者有一种和蔼、舒心、受尊重的感觉,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如“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姓×,您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叫我,我将尽力为您解决。”

 1.7安慰性语言

患者有病在身,总希望得到同情、关心和体贴,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慰藉和满足,尤其是重病患者期望值更高。护士应体谅患者的心情,用安慰性的语言抚慰患者,以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精神及身体痛苦。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可以碰到因疼痛呻吟或疾病严重而情绪低落、一蹶不振的患者,护士的语言应该是安慰、鼓励性的,让患者消除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如“您别着急,您这病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是完全能治好的。”

1.8保护性语言

患者有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护士应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对于一般的疾病,医护人员应适时地告知患者,使其充分了解自己所患病的原因、症状、转归及其预后情况,积极配合治疗。但对于那些黏液质、抑郁质的癌症患者,往往产生情感上的恐惧冷漠,意志脆弱、消沉,易伤感抑郁,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则应采用保护性医疗措施。

 2非语言行为的艺术

非语言行为是通过人们的仪表气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神等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护士的非语言行为应该按照美好的规律来构造,把握内在尺度并恰当地应用到护理对象上去,这是一门精湛的艺术。如何运用非语言行为,应把握以下尺度:亲切而不做作;大方而不粗俗;细腻而不拘谨;活泼而不轻浮。

2.1仪表气质

护士的仪表气质并不纯粹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意识和行为,而是受到职业严格制约的意识和行为。人们称护士为“白衣天使”,即心灵美和仪表美的象征。护士的仪表应庄重、素雅、规范为美。洁白、干净、合体的服装给人以纯洁、明快、高雅之感,与医院幽静的治疗修养环境浑然一体。如服装污秽、纽扣缺失或颜色不一,就会呈现出散漫、懈怠、粗心大意、缺乏责任感,患者也会产生一种不信任的心理。护士在气质上应该是富有活力、专心致志、机智敏捷、豁达大度、温和文雅。

 2.2身体动作

即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来展示护士的内心世界,通过动作的大小、力度、缓急来表达某种意向、态度,以达到与患者思想、情感交流的目的。在进行常规性检查和治疗中,如查体温、量血压、清洗伤口等,动作规范、力度适中,即表达了护士良好的业务素质,同时也体现了护士关心爱护患者的思想情感。对于有生理缺陷(如聋哑)或口腔疾患时,也需要护士运用动作手势来进行交流。

 2.3面部表情

医院作为窗口行业之一,微笑服务是最基本的。微笑表示礼貌、关心,并能激发患者乐观向上的情绪和精神。但是仅有微笑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如在手术台或治疗过程中,表情应是庄重严肃的,表现护士认真细致和高度负责的态度。

 2.4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最能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在护理工作中,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气氛,恰当地运用不同的眼神,可以与患者进行无声的交流。如注视表示同情与关心,凝视表示认真细致,正视表示理解与信任等。

小编短评:医疗服务艺术的核心就是关爱患者和人之常情,而不是医学知识。医院的水平,既要看你能不能给患者治好病,也要看你对患者是否爱护、尊重,有没有同情心和责任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水平”和“人文环境”.可见,医院服务在社会人群的心目中几乎是同等重要的位置。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建设文化服务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