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心理成长系列成年晚期65岁到死亡
TUhjnbcbe - 2024/3/31 16:27:00
北京一般性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https://m.39.net/disease/a_5469158.html

通常情况下,人的一生心理发展要先后经历几个大致的年龄阶段:出生前(从受孕到出生);婴儿和学步期(出生到3岁);学前期(3~6岁);儿童中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成年早期(18~25岁);成年中期(25~65岁);成年晚期(65岁到死亡)。

本系列将按照人的一生心理发展的顺序,来依次介绍每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心理成长的需求。

成年晚期是人生全程发展中的最后阶段。尽管个别差异很大,但总的趋势是逐渐表现出退行性变化,是在遇行性变化的总趋势下仍保持诸多优势的时期,是衰退与获得性发展并行的时期。

生理上的退行性变化、年龄的增长以及退休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和非规范事件的发生,导致成年晚期个体心理上的种种变化:认知活动(或智力)有所减,但并非全部减退;情绪体验深刻而持久,虽易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但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较高;个性(包括自我概念)有所变化,但持续稳定多于变化;老年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其幸福感、生活质量呈显著性正相关,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影响取决于社会支持的维度和来源。

成年晚期个体面临着三大挑战(适应生理上的变化,重新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新的生活结构)和四项发展任务(接受退休后的生活,促进智力发展,将精力投入到新的角色和活动中,形成科学的死亡观),面临着退休、疾病、生活紧张事件及死亡等诸多心理卫生问题。

第八阶段:老年期(约65-死亡)

自我整合vs.失望

重要关系:人类

中心任务:反省并接受人生

主要问题:对于成为我自己的过程是否满意?

正面后果:对感到满意

发展障碍:悔恨、绝望

自我品质:智慧

这个阶段发生在六十五岁到死亡这段时间里,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相反,前面七个阶段没有顺利度过的人,在回忆过去时,感觉一生无所建树,岁月匆匆,理想未竟,就会感到失望,并对自己厌恶和鄙视,一生失去了很多机会,再开始已经太晚,有太多的遗憾和后悔,他们不愿意接受死亡的来临,产生一种绝望感。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结语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同时也说明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造成障碍。

正如古语云“到哪山头唱哪歌”,踏着生命的节拍,发展积极品质,探寻美好生活。

以上就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属精神分析流派,具体未知该理论是如何得来的,但它确实印证了我们生活现象,可取之处在于帮助父母亲遵循一定的节奏发现好孩子的品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成长系列成年晚期65岁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