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3心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医生划出重
TUhjnbcbe - 2023/11/12 20:56:00
近些年随着我国生活环境、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逐渐老龄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心脑血管病的病发率也在逐步上涨,它是成年人因病死亡的最大因素。有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近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相当于一小时就有近人因该类疾病而离世!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除了和年龄、三高疾病等因素有关外,精神心理因素也是一大主要原因。当一个人情绪高度紧张、压力过大、情绪发生巨大变化有落差时,往往就会伴随一系列生理改变,进而对心脑血管产生不利影响!且精神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了心脑血管病发作,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很多心血管病患者都同时和病和心理精神问题,这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心脏病、脑卒中患者,都经历了急救、手术打击,部分还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比如偏瘫、面瘫等。患者承受了身体种种折磨、和对疾病预后的不了解,总是害怕疾病会复发、还会再次做手术,继而产生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除此外,精神障碍相关的心脑疾病症状、医源性情绪问题,也是临床常见的情况。比如患者经常感觉头晕、胸闷或心悸,但在就诊时却没有发现指标异常,这其实就是抑郁、焦虑情绪造成了躯体化障碍,患者却误认为是心脑血管病导致了身体不适!另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也就是医源性问题,俗称“吓出来的心脏病”。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并没有客观、中肯的评价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有意或无意的加重了患者精神负担。又或者是因为缺乏沟通、交流的能力,造成患者巨大的误解,继而出现各种精神心理状态!受到种种因素影响,心血管病合并抑郁、精神障碍的病发率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心思较为敏感的女性病发率超过了男性!所以,临床专家也认为,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而言,医生要做的不仅是保证心脏和血管的安全,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问题!不过,在现实的医疗环境中,心血管疾病焦虑的误诊、漏诊几率却相当之高。毕竟我国医疗条件、医疗人员有限。大部分都注重了解决躯体疾病,并不能重视患者心理、精神因素,这也造成了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同治疗法就很有必要,该疗法指的就是不仅给患者进行躯体给药,同时要注重精神心理治疗。特别是要进行健康科普教育、普及心脑血管病常识、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充分了解该类疾病,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科学合理调整生活;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配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十分严重,通过心理疏导和药物已经无法控制,及时转诊心理科室调整也很有必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23心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医生划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