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头痛、牙疼、面神经疼等脸上某个部位疼痛时,面部表情或脸型发生变化,如额头皱纹加深、面部轻轻抽搐,一侧眼睑下垂等。面部表情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情及心理状态,如果心情舒畅,脸上就明朗;如果愁肠百结,脸上就阴沉郁闷。当一个人的表情,也就是喜怒哀乐表现得异常强烈,或者相反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时,都要考虑是否精神状态不正常,得了精神病。
患有严重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的人,只要看他的神色和面部表情,就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患有抑郁性精神病的人沉默寡言、整天不愿和人谈话;而情绪高涨、狂躁不安与情感低落、淡漠沉闷交替出现时,大多患有狂躁忧郁症。而神经质的人,经常皱着眉头、没着没落、焦躁不安,有时嘴里牢骚不断,这种人并没有什么大病,却经常向医生夸大自己的症状,诉说这儿、那儿不舒服,这种人应请神经内科或精神病科大夫诊治。
有些疾病病情到晚期,濒临死亡时,患者脸上常出现特有的“死相”面容。由于衰弱、营养不良而衰竭、皮下脂肪消失、皮肤干枯、两眼深陷、鼻子尖削、面颊塌陷、口唇松弛、脸色土灰,这种面容医学上叫恶液质。这种恶液质大多见于晚期癌症、晚期肝硬化病人。患急性腹膜炎的病人也可见到特殊面容,由于发生脱水、体液分布异常、循环障碍,出现“腹膜炎貌”。
这种面容,并不意味着病人濒临死亡,而是表示病情严重。由此可见,由于人的脸色和表情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因此,如果发现与平时有什么改变,应想到有可能患了某种疾病,医院检查,以及早确定病因。当彻夜不眠的工作后、身体疲劳过度或妇女月经期等,经常可发现眼圈发黑的情况。如果妇女每次月经期都出现眼圈发黑,月经量并不比平时多,不必担心。
一般来说,疲劳感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所有的疾病早期都有疲劳感、倦息。所以,如果没有什么明显的原因而时常感到疲劳,应予以重视。换句话说,往往在人感到疲劳、体力下降时,容易受到细菌、病*感染而罹患疾病,因此对出现眼圈发黑的现象应予以警惕。当发烧、因出血而继发贫血、患有癌症等恶性疾病、食欲很好而体重减轻、患糖尿病或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等疾病时,人都会感到疲劳。
在没有器质性疾患,由于神经官能症、心身疾患等精神因素也会感到身体疲劳。睡眠不足时眼圈发黑。当连续熬夜后美美睡上一觉,身体疲劳恢复后醒来,顿觉头脑清醒,精神焕发,双目有神,眼周的阴影也就完全消失了。患有失眠的人大多是神经质的人,这种人越睡不着越胡思乱想,徒劳的伤神,也就越发睡不着觉。失眠也是某些疾病的症状,如疼痛、搔痒、腹泻、腹疼、牙疼、头疼或高血压、动脉硬化、老年性精神病。
以及其他引起失眠的疾病等。当原发病治好后,失眠也随之痊愈。因此,当出现眼圈发黑时,如果不是因为失眠、生活不规律引起的,就应考虑是否有肝脏病、甲状腺等内分泌病隐患,有必要去内科详细检查。经过详细检查,即使什么异常也没有发现,也应想到,一切疾病都是从疲劳开始发病的,而眼圈发黑就是一个信号。当出现眼圈发黑时,要注意保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营养充分,恢复身体的健康状况。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也就是大脑。换句话说,眼睛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的思维、情感。人的画像也好、雕塑也好、照片也好,成功的关键在于眼睛。“画龙点睛”的意思也在于此。从眼睛的变化也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对医生来说,根据眼睛的变化判断病情比颜面更可靠。眼睛也比语言更能真实的流露本人的心理活动。不善言词的人或哑人可以用眼睛表达他的要求、意愿;患有身心疾病、精神病的人,也可以从其眼神中得到证实。总之,眼睛可以出现各种复杂的变化,如眼睛的颜色、眼分泌物、眼球活动方式、眼泪的多少、眼结膜的充血状况、眼脸是否下垂、眼角是否上吊、眉毛的变化、视力变化等,都和某些疾病有关;眼泪、眼分泌物及眼睛颜色的改变,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