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高朋网)
当我们谈抑郁症时,我们在怕什么
文:沈嘉柯
微博博主胡锡进最近发了一条微博,原话如下:
“看到上海那个中学生跳桥自杀的视频,真是痛心。就在昨天,我去探望了一位刚刚上吊自杀的发小的亲属,他可能是抑郁症,我很难过。再早一点,另一位熟悉的朋友也因抑郁症自杀。我想说,自杀者可怜,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给我的第一感受是他们怯懦,也极其不负责任。你走了,亲人们呢?这对他们是多大的打击,你们tmd想过吗?自杀的问题我没有研究过,只是记得年轻时看过报道,说一些欧洲国家的自杀现象很严重,当时不理解,觉得好好的日子,为什么要自杀?现在看来,物质生活好了,抑郁症的发生率反而上升了。社会应当加强对自杀现象的研究,尽最大努力防止自杀的发生。”
他这话是有问题的,对抑郁症的说法是错的,而且错得很典型。因为他是大v,又有《环球时报》主编的身份,所以更加激发众议。
关于这个抑郁症的话题,其实要分两个层面看:
(1)
一个是知识结构,抑郁症是精神卫生问题,是疾患。很多人缺乏相关知识,把抑郁症看成懦弱和不负责任。我在十七八年前,是在一本叫《心理辅导》的心理大众科普刊物工作。当时的社会,绝大多数人分不清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能改善;精神障碍需要找精神科医生诊断治疗,找有处方权的医师,看需要情况搭配一定的心理辅导。于是,总遇到一个说法,你们那杂志是给精神病看的吧。令人哭笑不得。不过,今时今日,也还是有很多人分不清这些。所以心理学的科普,还是任重道远。出于无知,要么把心理问题当成精神病,充满歧视。要么把精神障碍看成情绪低落,以为安慰几句,劝几句心情好点,你要振作想开点,就能治好。脑部的器质性病变,跟心情不好一时的低落,被混为一谈。
无知能够通过科普解决一部分问题。知道的多一点,偏见歧视就少一点。但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知识结构固化,不再更新自己,目前又是掌握社会话语权拥有地位的中坚力量,说了不少胡话昏话。
什么是抑郁症?《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在这里,我不引用具体的诊断症状标准,提醒大家不要自己一条条去对照,因为:这应该由正规机构的专业医师去操作,自己对号入座完全不靠谱。何况正规单位的专业医师也有可能误诊。确诊疾患,是个谨慎严肃的事情。医疗行为遵循谁治疗,谁负责的原则。求医问诊,保留好病历单据检查报告。
对抑郁症的不理解,也普遍存在于对各种新事物的妖魔化。有个超级典型的例子,就是上网,至今很多中老年人仍然认为上网是病,是瘾,得电。
胡主编说“现在看来,物质生活好了,抑郁症的发生率反而上升了。”这话是错的。其实不是因为物质生活好了,抑郁症发生率上升,而是因为物质生活好了,“发现率”上升了——人们终于有条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