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星火汇聚光焰
怎样定义“温暖”?
是一句情真意切的问候,是一个期待已久的拥抱,抑或是天寒地冻时的一份热汤。
时光无言,在人心深处镌刻了最温暖的藏蓝印记—
“唐教,打比赛!”18名具有足球和英语特长的北京市公安局优秀民警奔赴贵州黔西南支教,助力乡村振兴,如一束温暖的光照进山区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历经63年的煎熬与等待,在河北、江苏公安机关共同努力下,鲐背之年的范妈妈与儿子团聚,紧紧相拥、泪如雨下;疫情期间,上海宝山公安机关开辟30多处停车场作为临时安置场所,提供饭菜和热水,为滞留的“赶路人”搭建温暖“驿站”……
这些暖心瞬间出现在平凡的每一天。在“一窗通办”的快捷便利中,在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中,在洪峰浪尖的逆行冲锋中,在惠企助企的服务措施中……这是最动人的“警”色,也是战胜一切困难挑战最硬核的力量。
温暖的人、暖心的事,总是一脉相承。高宝来、汪勇、沈云如……无数个勇往直前的藏蓝色身影,汇聚起磅礴力量,在梦想的征途上,用忠诚守护万家灯火、用无私践行为民初心。
每一份付出都有收获,每一次奋斗都有回响。“你们是活雷锋,是咱老百姓的亲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发自肺腑的赞美是最好的褒奖。
一份份温暖如点点星火,汇聚成团结前行的光焰,我们越过凛冽寒冬,迎来又一个春天。
(作者:刘晖)
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
范世桃(右三)进村入户进行宣传。
我从事公安工作已经15年了,一直扎根在农村派出所。在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做好群众工作是做好公安工作的基础。到群众中去,访民意、察民情才能知民需、解民忧。
我工作的第一站是舒城县公安局河棚派出所,辖区地处舒城县西南山区,车子转几个弯就容易辨不清位置。为了熟悉辖区地形,我带上笔和纸,以山和房屋作为参照物,把从哪儿拐弯、哪儿直行一一标记清楚,每天睡觉前再拿出这些资料,对比着地形图,一点点熟悉各个山头和山腰上的村庄位置。就这样,我逐渐把每家每户的位置熟记于心,成为同事口中的“活地图”。
山区群众居住分散,每次进村开展工作,我都会随身携带一个背包。刚开始背包里只装有小水壶、干粮、手电、防蚊药,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后来我把照相机、笔录纸、印色油等物品也放进了包里。“背包警务”工作模式将防范宣传、证件办理、矛盾调处、巡逻守护等警务工作触角进一步延伸。
年8月的一天傍晚,辖区村民老戴心急如焚地给我打电话,他的妻子患有肿瘤,十多万元的医疗费用因其妻子户籍问题无法报销。得知这一情况后,我立即开展调查走访,核实老戴妻子在贵州户籍地的信息,很快帮其补办了户口和身份证,解决了医疗费报销的问题。
年底,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凌晨,我接到群众报警求助:道路积雪较深,车辆无法前行,被困在山里,车内有孕妇和小孩。我急忙背上防滑链、扛起铁锹,与同事一起抄小路徒步前行。在艰难步行1个多小时后,我们抵达现场。看到孩子被冻得瑟瑟发抖,我连忙将身上的警服外套脱下给孩子披上。经过数小时的救援,车辆最终能够缓慢前行。
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这些年来,我努力用实际行动去回应群众的期待。我坚持工作在哪儿,哪儿便是我的家。我喜欢扎根辖区,和群众待在一起,听他们唠家常,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有困难找范警官,服务群众,他随叫随到。”这是我常听群众说的一句话。对我而言,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今后,我将继续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做群众的贴心人。
讲述:范世桃(安徽省舒城县公安局山七派出所所长)
整理:本报记者海世梅通讯员王可海
为群众的期盼攻坚克难,值!
认亲现场。
年6月6日,68岁的老人秦维宪来到武汉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求助。原来,62年前的国庆节,秦维宪4岁的弟弟秦炎生在家旁边玩耍时没了踪影,家人多年来苦寻未果。
失散62年了,寻找难度可想而知,但62年都不放弃,我被当事人的执着感动。我立即组织打拐办民警核查相关信息。通过工作,我们了解到,年8月,浙江台州青年童某得知父亲童又新在幼时走失后被领养,便萌生为父亲寻亲的想法。当地公安机关采集了童又新的信息和血样,录入了相关系统。经排查比对,民警发现了几名高度疑似童又新亲属的湖北籍人员。这一消息传到秦家人耳中,他们立即来到我们打拐办寻求帮助。
由于秦维宪的父母均已去世,无法采集到血样。难题摆在面前,我心里没有底,但我相信只要竭尽所能一定会柳暗花明。
我向技术民警讨教,得知可以试试全同胞鉴定的方案,即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之间的亲属关系鉴定。我立即安排民警采集秦维宪和他妹妹秦桂花的血样,又让同事马不停蹄地赶赴浙江台州采集童又新的血样。
我们充满信心地推进工作,通过数次比对、复核,武汉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得出了鉴定结论,认定童又新就是秦维宪的弟弟秦炎生。
这是当事人多么期待的鉴定结果啊!年7月13日10时许,我们联系当事人和志愿者,组织了一场温馨的团聚仪式。
这是武汉范围内成功寻亲跨越时间最长的一例,我郑重地将感人的瞬间记录下来。自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以来,武汉警方积极完善父母寻找失踪被拐儿童信息、广泛采集疑似被拐人员数据、及时组织技术比对核查、扎实开展积案攻坚等工作,已成功找回51名历年失踪被拐儿童,组织开展了27场认亲活动。作为打拐办的一员,我深深体会到,为群众的期盼攻坚克难,值!
讲述:吴璟(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
整理:本报记者杨槐柳通讯员袁野
深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李猛与村民一起检查蓝靛染布质量。
完成脱贫攻坚战任务后,由于割舍不下对巴马瑶族自治县祥兰村父老乡亲的感情,我毅然决定继续驻村,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并担任祥兰村第一书记。
祥兰村周羊屯作为瑶族的一个分支蓝靛瑶的聚居地,保留着浓郁的蓝靛瑶文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保护民族文化,特别是如何把一个老旧瑶族村寨建设成蓝靛瑶文化的展示窗口和传承基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们根据周羊屯的实际情况,决定在老寨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凸显民族元素。在*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对周羊屯的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在村头建成蓝靛瑶文化广场,作为展示蓝靛瑶文化的舞台;美化公共场所和村中巷道,进行旧房改造时,注意保留民族元素、凸显民族风格;在村尾建设牲畜养殖栏,将每家每户的牲畜集中关养;在后山建设林下小骨鸡养殖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将周羊屯打造成一个人畜分离、文化鲜明、生活富足的新型民族村寨。
我们鼓励屯里的青壮年农闲季节外出务工,动员在家的留守妇女积极参与蓝靛文化创作,制作精美的蓝靛染布和服饰,利用电商平台和新媒体平台展示瑶族文化,售卖民族服饰和民族饰品,让大家足不出户,实现在家就业增收的目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我们先后修通了祥兰村至那社乡*府所在地和所略乡的两条主干道,全村屯屯通硬化道路,实现了山里山外无障碍对接交流,让全村发展前景更广阔。现在,周羊屯已成为全县蓝靛瑶文化的展示基地,更是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点。每年的瑶族盘王节,来自百色、河池等地的蓝靛瑶群众都聚集于此,载歌载舞庆祝他们自己的节日。
驻村以来,我始终重视在村里开展普法宣传,每年的瑶族盘王节、“壮族三月三”等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我都要筹集经费,组织开展山歌传唱法律知识活动。同时,联合县司法局建成了“法治小广场”,开展普法宣传。
工作之余,我还习惯开着警用摩托车走村串寨,巡更防控,全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和禁*禁*工作。警灯闪烁在山间田野和村头巷尾,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安全。我在全村先后组建了11支群防群治小分队,负责本屯的治安巡逻防控。两年来,全村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目标。
讲述:李猛(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公安局那社派出所教导员)
整理:本报记者莫水土通讯员林有安
“警企连心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王龙走进企业开展反电诈宣传。
年12月26日一大早,我正在派出所整理资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感谢声,“派出所这次可真帮了我们的大忙!”“不用请假不用换班,不去派出所就能办居住证,真省事儿啊!”我定睛一看,原来是长垣市恼里镇大方集团的两名员工代表来送锦旗。
恼里镇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多,员工想要办理居住证,就得工作时间请假或者换班,不少人为此烦心。我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该情况,立即与辖区各企业负责人沟通协调,安排民警上门为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登记办证,这是恼里派出所进一步优化涉企户籍管理等服务的一项有力举措。
针对恼里镇各类涉企矛盾纠纷,我们组织企业建立了“警企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