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儿童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
TUhjnbcbe - 2023/10/16 17:18:00
北京哪间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ask.bdfyy999.com/

儿童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例男性小学生强迫症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并运用行为疗法进行心理辅导。

一、一般资料

张某,男,小学四年级,10岁,独子,身高大约1.4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亲为某公司销售经理,经常出差。母亲为商场售货员,工作两班倒。家庭由父母、奶奶和他组成,较为和睦,因父母工作较忙,张某的日常生活主要由退休在家的奶奶照顾。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病历史。

母亲性格比较内向,对张某也要求很严格,尤其在卫生方面,每次都要求其洗手消*后才能用餐。特别是在考试名次上,总是希望他在班级名列前5名。

根据父母反应,近一个月来,发现孩子走在马路上总是要数电线杆,而且数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数。有时数着数着因旁人干扰忘记数的数目了,会表现得很焦躁,甚至要求回到起点重新数。尽管父母对他多次进行严厉地指责,仍无效。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还表现出反复检查书包里的东西的行为。有时临睡前已经整理好了书包,也已经检查过,确保无遗漏物品了,可是他上床后还是忍不住爬起来再检查一到两次。这一情况也出现了约一个多月。

心理测验结果:

1、《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验结果:总粗分49,超过分界值40分;抑郁10,交往不良9,强迫性12,多动8。

2、《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测验结果:IQ分值:

二、求助者主诉: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数电线杆,每次放学总是奶奶和我步行走回家,路上没什么好看的东西,无聊就数数电线杆玩。后来不知道怎么,一走到路上我就想数电线杆了,不数就觉得不舒服。”

“有时我看到别人目光有点特别,或者和我说话时有什么稍微的和以前不同,我就很紧张。对老师见到我的表情,我也十分注意,稍微发现点什么就胡思乱想。我对老师、同学对我的看法和评价也十分关心,与有的同学闹点小别扭,就生怕他在背后说我坏话,我想让自己与所有同学都保持良好关系。平时也没什么同学和我一起玩,有时我想和他们一起玩,可是他们好象不太爱和我说话,我也就不乐意和他们玩了。我主要是和他们互相问候,说些关于学习什么的事,其他时候不太在一起玩的,我也不去同学家里,同学也很少来我家里。我觉得成绩好才最重要。”

“我在特别是测验考试时觉得心里很烦,比如如看到笔头有点小裂缝,就用透明胶粘起来,虽不影响写字了,但还是老觉得别扭,老是想它。心里知道没事,不应该想,可是又总是想,心里很烦躁,影响了考试。有时在测验或考试时看到衣服上有点脏或有点小线头之类的也想。这一毛病持续了差不多二个月。”

三、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父母主诉:

奶奶以前是小学老师,对子女要求都很严格,在生活上对张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很重视他的考试成绩,当老师说他很守纪律,成绩好时奶奶会表现得特别开心,也会特别奖励张某。

老师说张某在学校表现得比较内向,与同学的交往较少,情绪不太稳定,同时比一般孩子爱干净。

一个多月来,发现他有些行为变得很古怪,有时为了一点小事,比如衣服上掉了一颗钮扣就又哭又闹,一定要我们马上补好才行。最近学习成绩也有较大退步。在马路上,总是要数电线杆,怎么纠正,甚至打骂他也不奏效。

四、评估与诊断

(一)根据临床资料的搜集,该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交往状态为:

1、精神状态: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不稳定。

2、身体状态:根据最近一次的体检报告显示无躯体异常情况,缺乏器质性病变依据。

3、社会交往状态:学习成绩下滑,同伴交往能力较差。

4、心理状态评估:总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二)根据临床资料的搜集,总结典型症状为: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出现强迫性行为,如:走在马路上总是要数电线杆,而且数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数。有时数着数着因旁人干扰忘记数的数目了,会表现得很焦躁,甚至要求回到起点重新数。但患儿并不像成年的强迫症患者那样,有明显的内心矛盾和焦虑不安。一般来说,患儿对自己的强迫行为并不特别感到苦恼和伤心,只不过是刻板地重复这些行为而已。

2、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强迫性症状,如强迫意向、强迫观念、强迫情绪等。其症状表现也多种多样:如反复检查作业是否做对了。测验或考试时,看到衣服上有点脏或有点小线头之类的,就出现强迫观念。如不让他重复这些动作,他们反而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

3、焦虑。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胆怯、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综合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儿童精神障碍。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被评估诊断为儿童强迫症。

(三)诊断依据为:

1、强迫症状;

2、内容有所泛化,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3、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排除“重性精神病”;

4、病程时间短;状持续3个月以内;

5、社会功能未受损。

(四)病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无躯体疾病引发心理问题情况显示。

2、心理原因:问题与行为问题的认知因素:

A:性格影响:该求助者性格内向,追求完美,社会交往能力较差。

B:认知影响: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面对交往、学习方面的困难,出现焦虑情绪,不会用正确有效的方法解决。

3、社会性原因:

A:生活环境:家庭的教养方式严厉,父母工作忙;家长过分看重求助者的学习成绩,对他的心理发展缺乏全面的
   

2、肯定其交往能力,共同分析有效的交往策略。

3、布置

(1)意念训练:当孩子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时,家长帮助孩子用意念努力对抗强迫现象,使紧张恐惧的心情放松,并告诉儿童这种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并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2)父母继续“代币”激励。

(3)继续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

年3月19日,共2次,每周一次。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维持正确的认知与健康的行为习惯;

2、发展学习策略,增强自信心;

3、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反馈作业:评价意念训练的效果。

2、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监督与控制;父母纠正一些不良的性格,如特别爱清洁,过于刻板等。

3、基本结束咨询,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4、进一步巩固与父母、同学的关系。

5、心理测验结果显示:

《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验结果:总粗分41;抑郁8,交往不良5,强迫性6,多动7。

八、咨询效果评估

1、前后两次心理测验的比较:

第一次:心理测验的结果

1、《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验结果:总粗分49,超过分界值40分;抑郁10,交往不良9,强迫性12,多动8。

2、《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测验结果:IQ分值:

第二次:心理测验结果

《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验结果:总粗分41;抑郁8,交往不良5,强迫性6,多动7。

两次的比较可以看出,症状基本消失。

2、求助者及家长的评价

“感觉同学们开始喜欢我了”;“爸爸妈妈经常鼓励我”;“能管住自己数电线杆等行为了”;“孩子变得开朗活泼了许多”;“乐意和同学们玩了”。

3、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减轻了强迫症状。同时求助者通过咨询,能够开始重树自信心,并开始尝试面对和解决交往、学习压力等问题,人格的完善得以促进。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