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阶段,各初中学校的九年级学生正在进行中考第一轮复习,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中考日期大约还有三个月的时间。
对所有的考生来说,中考不仅仅是知识、能力的较量,同时,心态、认知、技巧等方面也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大家的中考成绩。
然而,每年中考结束后,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金榜题名,自然也有人“不慎落马”。
但说到“中考失利”,恐怕这是每一位踌躇满志的考生都万分不愿面对的结局,可每年中考尘埃落定后,却仍然总有一部分考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失利”。
下面列举一些容易导致考生在中考中出现失利的“错误观念”,希望各位考生对比着检查一下自己,尽早给自己的复习备考之路“扫清障碍”。
错误观念1:考前刷题越多越好
每年中考,不免总有这样一些考生,平时非常认真、用功,上自习课时也从不“闲着”,可偏偏在大型考试(包括中考前的模拟检测以及中考)中却总是考不出自己理想的分数、名次。
然而,大家应该知道,并非每一种努力用功都能给学生带来分数上的提升,有些类型的用功对学生们来说,却是徒劳而没有提高作用的。其中有一种无效用功,便是“盲目多刷题”。
说到“盲目多刷题”这种现象,恐怕一些甚至多数情况下并非学生本人“心甘情愿去做”,而是“有苦衷”。这里列举两种最常见的情形:
①中考总复习阶段,学校(或年级组)给九年级毕业生们订购了例如《少年智力开发报》《素质报》《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等大量的教辅资料,总难免有一些学生觉得,若这么多的教辅资料不做完了或剩下很多还没做,岂不是“白花了这么多的教学资料费”;
②一些任课教师看到一些“优等生”们刷的题非常多,不禁在全班表扬他们,而另外一些“刷题比较少”的学生们却总因此感到“不甘示弱”,从而在“迫于压力之下”不得不增加刷题量。
以上两种“苦衷”虽然可以理解,但实际上,以上这两种“大量刷题”的方法并不值得大家提倡,毕竟对大家来说终归属于“无效用功”,既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又不能让“刷题过程”起到良好的效果。
大家先来想一下,“刷题策略”的初衷何在?
通过刷题,大家可通过“查漏补缺”的方法,来检验出自己在知识、复习方法等方面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这样便能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自己更有针对性地强化复习并努力改正一些错误的复习方法,从而让自己的水平能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而一个真正有效的刷题过程,不仅需要学生认认真真地把题做一遍,还要在核对完答案之后,多次回顾答案(或解析)中的重要思路过程,才能够真正掌握、记住,从而让“刷题的过程”真正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而那种“为了拼数量而盲目多刷题”的行为,让学生不仅容易在“做题”的过程中因图快而不够认真细致,而且还根本“来不及核对答案”,而“多次反复复习”当然更不用说了。总之,这种“盲目多刷题”的做法根本达不到真正的“查漏补缺效果”,反倒让一些学生在徒劳之中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所以,既然刷题,“保质保量”则应作为“第一要务”;若盲目贪图数量而无效果,还不如少刷或不刷。
错误观念2:文科开卷考试时,答案都能够在教材中直接找到
的确,很多省份在中考时,历史、道德与法治两个文科课程采取“开卷考试”的考试方式。
在大多数开卷考试的文科综合试卷上,当然也存在一些基础性稍强一些的考题,难度比较小,一般可直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但这种类型的考题在整套文科综合试卷上所占的比例却并不是很高。
而在整套文科综合试卷上面,一些具有综合性、辨析性、感知性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则更多一些,这些试题则需要考生结合着教材上的很多知识点以及考生自己对知识点的感知来进行答题。
因此,并不是所有题的答案,都能够在文科教材中“直接找到”。
那么,文科开卷考试的意义又何在?
这里不妨提醒一下各位考生:①文科开卷考试,多数则用来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即让考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点来进行多方面的综合作答,即把教材中那些相对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统一整合”,形成完整的答案;②当考生面对某一个“实在是想不起来的知识点”时,可翻阅一下文科教材进行查找,不至于自己因“个别知识的遗忘”而失分。
而在中考文科综合考试的监考过程中,也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
一些平时的优秀学生,在开卷考试中翻找每一本教材中的知识点时,似乎能一下子翻到教材的对应页,每道题根本用不着翻找老长时间,这样的学生不仅每道题都答得很快,而且往往也能够在整场考试中答完整套试卷,考出的分数当然也很高;而还有一些学生,几乎每道题都指望着“从书本中查找到答案”,结果每道题都需要翻书查找好长的时间后才作答,等整场考试即将结束时,才发现自己还剩一半左右的题已经没时间答了。
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哪怕是一些基础性极强的简单题需要查找教材,也需要很快查找到并快速作答,否则只能以“答不完卷”告终。所以,只有对教材知识内容熟练掌握甚至倒背如流的学生,才能够真正适应文科的开卷考试,并在开卷考试中得心应手,答出真正的“高水平”。
错误观念3:中考前的几次模拟考得好,那么中考一定“高枕无忧”了
中考前之所以给大家安排几次模拟检测,不仅是为了让大家通过“全程模拟”来提前体验和感知中考的答题环境、题型以及一些相关的答题方法技巧,同时也是为了让大家通过“模拟检测成绩”来大致预估出自己的中考成绩将在一个怎样的水平层次。
的确,大多数考生的中考成绩、名次,都和自己之前的一次或几次模拟检测成绩、名次“相吻合”。
因此,有一些学生,难免对之前几次模拟检测的成绩“过于迷信”——既然模拟考得好,中考当然也一定高枕无忧了!而越是这样想的考生,往往在中考时越容易发挥失常。
但是,每年在中考前两周,很多任课教师可能生怕此类现象使一些原本很优秀的考生在中考这个“最关键环节”掉链子,从而特地多次嘱咐大家:“之前的几次模拟都已经过去了,都已经不算数了,只有中考才是真正能够决定大家命运的考试。”
要知道,模拟检测成绩的确能够“预测出”大部分人的中考成绩和名次,但这只能作为一个大致参考,况且也并不能准确反映“所有考生”的“共同分数规律”。
的确,每年也有一些考生的中考成绩“不按照模拟检测成绩的规律”——有些考生在三次模拟检测中连连进步,到了最后的中考中因“超常发挥”而考出令自己感到意外的好成绩;还有过这样一位考生,在一模、二模时语文考得很好,三模数学考得很好,但在中考中,数学、语文均严重发挥失常,而在三次模拟中“成绩平平”的英语,却在中考中考得非常优秀。
综上所述,“模拟检测成绩”只能作为一个大致的参考依据,万万不能成为考生“过度迷信”的内容,也更不能成为“优秀生在中考前放松懈怠”的充分条件。要知道,只有笑到最后者,方能笑到最好。
结语
在中考前所剩下的最后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希望那些曾经有过以上这些错误观念的考生,能够悬崖勒马,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路线”,从而在扫清了自己中考总复习之路上的一些障碍后,以一个更加踌躇满志、更加精神饱满的面貌来迎接中考,并在中考的考场上书写自己的无悔青春,让自己三年来的努力奋斗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