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童心丨案例分析:青少年自杀行为产生原因及干预对策原创刘奕呈青春临空港
深夜时分,突然在QQ上收到来自班里学生的一封疑似“遗书”,字里行间写满绝望。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本能的警觉,这无疑是一个自杀行为的强烈信号!自杀是一种严重威胁青少年健康的行为,由此带来的社会和家庭问题十分严重,据研究资料表明10岁至19岁青少年外因死亡中自杀占第三位,一天之内晚间10时左右为自杀实施的高峰期。是什么原因促发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呢?
一、青少年产生自杀
意念和行为的原因
01
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青春期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由孩童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对于青少年而言也是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期。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意识、不良网络影响、遭遇挫折等因素,加上自身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缺乏社会经验,使得青少年很容易被心理问题困扰。
02
学习压力过大,对自己丧失信心
孩子对自己定位不清,设定目标过高,欠缺学习方法,盲目的攀比,设定难以实现的过高学习目标,备受打击,对自己失去信心。
03
自我压抑,不善于宣泄情绪
促使孩子产生自杀意念的并不是挫折和困难本身,而是孩子自我压抑的处理方式。有的孩子自我封闭,遇到困难并不愿意和家长说,习惯自己默默闷在心里,长期压抑直至情绪爆发,心态崩塌。
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家长缺乏信任与尊重,难以换位思考,有的甚至存在语言暴力、语言攻击,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在对孩子的评价上过于单一,以成绩高低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
04
价值感匮乏,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孩子不能正确看待学习成绩,一旦成绩下降就给自己贴上“我没用”的标签,除了学习以外,得不到肯定,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05
缺乏理解和关心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很矛盾,既想得到关心,又想与众不同。父母忙于工作,有的疏于关心和支持,孩子会因为感到被忽视而陷入更加自我封闭的状态。
引发青少年产生自杀想法的原因
是复杂多样的
当发现有孩子有实施自杀行为时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二、“五步走”应对自杀倾向的对策
01
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
要及时拿走刀片、剪刀、玻璃碎片等致伤物品,避免孩子伤害自己。此外,心理老师或班主任要先对孩子的自杀风险等级进行评估。通过访问谈话进行综合评估,排查是否为因器质性病变、家族遗传病史、典型异常精神障碍。
02
积极倾听,稳定情绪
做到接纳孩子情绪,耐心陪伴,不站在自己的角度评判孩子的对错。对于性格内敛、不善表达的孩子,在谈话中,可以采用想象对话,即用“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实物,引导孩子描述出内心的感受,有助于排解委屈和压抑,降低对内自我攻击。
03
快速了解孩子当下所遭遇的事件
自伤行为的产生往往来自于负面应激事件和长期消极体验的多重叠加,引导孩子多角度看问题,意识到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解决的。
04
家校合作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干预涉及到学生个体、学校教育、家庭氛围、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将心理危机事件防范于萌芽阶段。
05
医院或心理机构的帮助
充分重视,细心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若没有改善,要及医院或机构的帮助。
三、防范青少年自杀意念产生的对策
01
学会宣泄情绪,释放压力
自杀行为的产生与抑郁、焦虑等情绪有紧密地联系。当压力来袭时,孩子要学会与情绪做朋友,可以聆听轻柔地纯音乐,闭上眼睛进行积极想象;可以写下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撕碎释放压力;可以来到空阔的操场,大声喊出心中不悦,让烦恼随风而去;可以找好朋友倾诉,积极与老师父母交流,得到安慰和支持;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抒写内心的感受。
02
改变不合理的认知观念
调节不良认知,正确评价自我,树立信心。以学习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为例,可从以下几方面调整认知:一是正确看待学习与目标成绩之间的差距;二是理性分析优劣势科目,取长补短;三是客观分析学习成绩难以提高的原因;四是培养学科兴趣,重视学习过程;五是学会自我欣赏,不盲目攀比,看到自身的闪光点。
03
改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多观察孩子的行为。改变教养方式、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
04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接纳真实的自我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奇迹的种子,只要你善于激励,孩子就能不断地突破和超越。充分地肯定孩子,并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就能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地激发。
05
保持规律的良好生活作息,加强体育锻炼
适当的运动,能够使我们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系东西湖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刘奕呈)
原标题:《守护童心丨案例分析:青少年自杀行为产生原因及干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