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的门诊碰到一位父亲来给自己21岁的女儿办理重性精神疾病免费投药手续,在进行情况登记的10分钟里,他无数次叹息,因为女儿得了重性精神疾病——双相情感障碍。
女儿患了双相情感障碍
这个21岁的小患者已经有五年的病史,并且医院住院治疗三次。
但是,在交谈当中患者父亲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疾病并没有相应的认识。
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疾病知识也不了解。我询问他孩子刚得病那段时间你发现孩子的一些异常了吗?
他回答道:“就是比原来爱发脾气,情绪不太好。小孩子青春期不都是这样嘛。”
知乎博主
只做眼前事,讲述自己的双相障碍症状医院看过好几次,我们都不知道,后来需要住院治疗我们才知道还有这种疾病,我们家里的人都很健康,为什么孩子这么小就得这种病?
她是个挺活泼外向的孩子,我们父女关系也特别好。
我觉得她平时都挺高兴的,应该没什么事情。
家长对于青少年精神疾病知识的欠缺
双相情感障碍作为一种重性精神疾病,其预后并不乐观。
他影响着大约4%的世界人口,成为导致青少年和青年人群致残的第四大疾病。
随着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预后相对不良。
精神病学第六版明确指出:许多双相患者会经历较多的复发阶段而且缓解期间也不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残余的心境症状通常存在于两次发作的期间,这会损害患者的功能,并增加复发的风险,而上述的这些又会反过来加速疾病的发展。
从以上文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反复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大特点,我们理论上来讲疾病发作的间歇期是基本正常的,从以往的资料来看,有些学者认为疾病缓解期功能可以得到完全恢复。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缓解期仍可能残留一些心境或认知症状。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病程的持续,精神痛苦的增加。
所以,当门诊的这位父亲在经历了女儿的3次住院,5年病程后仍旧认为孩子“没事”,不积极了解、深入认识疾病,让我们尤为痛心。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科普势不容缓。
得双相障碍的名人很多,特别是艺术家,例如梵高
隐匿在青少年当中的“软双相”
双相情感障碍,我们从字面上理解,“双相”即两相:抑郁相与躁狂相。有的专家形容这种疾病为:情感在坐过山车。
即时高时低,而这种情感的波动与我们平时的小情绪完全不同,因为他持续时间及情感深度要明显区别于情绪。会给个体带来非常大的痛苦和功能损害。
而儿童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在临床识别中更加困难,因为其症状的不典型及多变,行为怪异紊乱,并且共病多种其他儿童精神疾病。
双相障碍的患病率呈年轻化态势
这就导致一些儿童青少年患者在疾病初期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情绪障碍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情感症状会更加凸显,在成年后显示出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症状。
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是易激惹,环性心境改变,及共病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并且很多儿童青少年在发病是会表现出一些不合时宜的“先占观念”或是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这就使得诊断更加“困难重重”。
我们所说的软双相特征,表现为不典型的抑郁、躁狂症状。
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与典型情感低落不同的抑郁性激越,无聊,没意思。
与睡眠量减少、进食差相对的睡眠增多,我曾接诊过一位18岁的双相情感障碍的小女孩,他在抑郁相时每天睡眠时间可达到18-20个小时。
同时也存在进食量大,体重增加等不典型症状等。而非自杀性自残及冲动性自杀也是儿童青少年的典型行为。
躁狂发作多以易激惹,常伴有攻击行为,伴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
其家族史通常为阳性,家族成员有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疾病史。
《奇葩大会》上,刘可乐讲述自己得躁郁症的状态
并且多数青少年患者具有环性心境: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轻度情感低落与高涨,但疾病严重程度不符合躁狂及抑郁发作。这种心境不稳定的状态持续2年以上。
有时轻躁狂及轻抑郁快速转换,其间歇期的正常心境不超过2个月。
随着精神疾病不断走入大众视野,大家对于抑郁发作的识别越来越敏感,使得很多家医院规范就诊。
但一些家长仍旧认为孩子的一些情绪问题是青春期性格的表现而忽略了孩子对于情绪的痛苦表达。
同时,孩子的细微改变我们也很难发现。诸如:情绪低落、不愿出门的孩子,一反常态突然变得开朗、爱说笑、外出交朋友,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终于好了,这很有可能是疾病发展到另外一个阶段——“躁狂发作”。
而更加隐匿的便是“轻躁狂”,其躁狂程度低,持续时间短,临床上以4天作为分水岭。
其临床表现可能只是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吸引。
而这种轻躁狂发作往往被外界看来是“充满活力”、“正能量满满”,以至于一起生活的父母、学校的老师同学都无法准确识别出患者与过往的不同之处。
医生需要反复采集病史,细心鉴别才能确定轻躁狂的发作。
所以:作为家长来讲,得病并不可怕,而患病后对于疾病的想当然、不重视的态度是非常可怕的。
减少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次数的关键就是进行有效系统全病程的药物治疗,同时坚持综合治疗原则,在巩固及维持治疗期间加入心理学、社会学手段干预,才是促进双相情感障碍康复的关键。
如果反复发作,势必会导致病情不断发展,社会功能受损严重,最终致使因病失工,因病致残等不良后果,患者自身痛苦也为家庭带来莫大负担。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作为父母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和细致的发现孩子的异常,进而积极就医为孩子带来一个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