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加清晰的认知自己?似乎很难通过单一的内部审视来完成,必要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反馈,如一些自我测量法:
自我测量法
1.Q分类法
Q分类法由斯蒂文森倡导提出,后被罗杰斯成功地引入到人格测量领域。Q分类法是一种自我评定的测验方式,要求被试在载有描述自我特征的一系列卡片中,根据卡片所述最符合本人的程度,按等级进行分类,然后研究者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自我的特征。卡片数量一般在~张之间,每张卡片上写有描述自我特征的一个语句,如“我是一个快乐的人”、“我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让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卡片的描述相吻合的程度进行归类,从比较符合到完全不符合,结合实际可分为9~11类,计分方式可按照分类等级计分,而后对分类结果进行处理,达到对自我现实状况的认识。为了研究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异,还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式进行归类。首先按照现实自我情况进行分类,而后按照理想自我情况进行划分,比较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异性。
Q分类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只能得到自我概念的整体分数,这样一种整体测量对自我概念的描述是不够的;二是对理想的与真实的自我之间差异的解释问题可能有争论,因为这种差异可能是反应的偏差,也可能是真正的低相关,或其他原因导致。
2.自陈测验
自陈测验是测量自我发展状况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该方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且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被试的情况。测验时,主试向被试发放有关测量自我的调查问卷或量表,由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作答,而后对被试的回答情况进行处理分析,揭示出其自我发展的特点。
该方法计分比较客观,标准相对统一,但容易受到被试心理掩饰效应的影响。因为自陈测验的某些条目的意图比较明显,容易为调查对象看出。故为了把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被试有可能故意掩盖回答,而使测量出现偏差。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自陈量表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PF等。
3.投射测验
为了避免测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一些研究者更愿意使用投射测验来测量自我。该技术由于很好地隐藏了测量的真实目的,从而能有效地减少被试作出特殊反应的倾向。该测验的原理是,当个体面临一个模糊情境或对象时,在处理任务的过程中,往往会把自己的意愿或设想反映其中。比较常见的投射测验主要包括主题统觉测验(TAT)、罗夏墨迹测验、句子完成测验、故事补全测验等。
主题统觉测验系心理学家莫瑞提出、发展的,该测验给被试呈现一些寓意模糊的画片,让他们根据画片的特点编织一个故事。假定个体把自我“投射”到故事之中,然后根据自我概念的内容给故事评分。莫瑞第三套主题统觉测验是其年完成的,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测验。这套测验由30张内容颇为暖昧的黑白图片组成。图片内容多为人物,兼有部分景物。
30张图片组成4套,其中,每组专用的图片各一张,成年组与非成年组共有的图片各一张,男女共有的各7张,各组通用的共10张。施测时每个组测20张(包括一张空白片),依照规定顺序呈现。被试者要根据每一张图片编一个故事,要讲出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当前的情境,此时此刻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图中人物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结果会怎样。
对于空白图片,要求被试首先想象一个图,描述这个图的形象,然后再讲故事。主题统觉测验的分析和解释并无公认的方式,但莫瑞建议在分析和解释时应当着重从主角、环境、结果、故事主题、兴趣和情操等方面进行。我国年有了TAT的修订版,并建立了相应的使用常模。罗夏墨迹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病理学家罗夏于年创编完成的。
最初制作时,先在一张纸的中央滴一摊墨汁,然后将纸对折并用力压下,使墨汁四下溅开,形成沿对折线对称但形状不同的墨迹图。在多年的精神病诊断过程中,筛选出10幅有代表性的常用图画,其中5张是黑白的,各张墨色深浅不一,2张由黑白墨色加以红色斑点,3张由彩色构成。施测时,先设法使被试放松、舒服,以简单、一定的指导语告诉被试者如何完成测验,主试者尽量少加上自己的意见或其他说明。
计分主要根据被试在反应时所经历的时间、观察重点、附带动作、表情、内容的独创性、从众性等方面进行考察。罗夏墨迹测验由于能有效地克服被试的心理防卫效应而在临床上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但在信度、效度和测验结果的解释上却饱受争议。语句完成测验也属于投射测验的一种,该测验有两种方式:
一是限制选择式。在每一句未完成的语句后面列有数个短句,要被试从中选择一个认为最合适的短句完成句子。二是自由完成式。要求被试将未完成的句子补充完善,而对被试不加任何其他的限制。故事补全测验和语句完成测验比较相似,其做法是首先给被试呈现故事开端部分,而后让被试根据该部分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补全故事。
自我发展偏差
由于受到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自我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了解和矫正这些偏差对于自我的健康发展是极为必要的。
1.自我膨胀
一般说来,人都有自我“拔高”的倾向,它是个体自尊需要的体现,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霍林沃斯用“排队法”对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进行比较,以探讨二者之间有何差别。他选择了25个彼此之间非常熟悉的被试,而后要求他们参照9种心理品质(文雅、幽默、聪明、交际、清洁、美丽、自大、势力、粗鲁)对自我和同学的吻合度依次进行排队,程度最吻合者排第一,程度最不吻合者排最后。
而后对比自己给自己和自己给别人的排列位置,结果发现对优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常常比别人的评价高,对不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常常比别人的评价低。该现象在沙坪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他向被试提供一系列描述个性品质的形容词,要求被试从中选出符合自我形象的词汇作为对自己的评价。
结果发现,正常人中有70%的被试都提出了有利于自己的形容词,如“有良心”、“重社交”、“自制力强”等,而神经症患者有77%的被试提出了不利于自己的形容词,如“不安的”、“自我为中心的”、“烦恼的”、“忧郁的”等。后来,日本学者加藤隆胜在类似的研究中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从日常经验看,适度的自我“拔高”是可以的,但不能过度,否则就容易发展为自我膨胀,这是一种过度自我中心的表现。
具有这种心理特性的人,生活中行为、做事往往更多地考虑自己,很少关心别人。而,他们总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在这个社会上很少有能与他们相提并论的人。由于过高的自我评估,行为中总是表现得较为自负,很少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做事情易于一意孤行。而当行为受到挫折的时候,又不能客观地分析受挫的原因,要么怨天尤人,要么自暴自弃。因此,生活中必须有意识地教育儿童学会关心他人、体谅他人,在看到自己有点长处的同时,能正确、客观地发现别人的优势,并积极地向他们学习。
2.自我萎缩
与自我膨胀相对,某些个体对自我抱有消极态度,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不如别人,不敢正视自己,面临任务时不是积极应对,而是寻求推脱借口,即使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也很少有强烈的自豪感,而是认为自己这次运气不错,这是典型的自我萎缩表现。自我萎缩不仅长时间使个体生活于心情抑郁当中,而且会极大地阻碍个体内在潜能的发挥,成为生活、社交和学习中的障碍。
造成自我萎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不良的家庭教育是导致自我萎缩的最初诱因。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表现,因此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