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的估计,目前中国自闭症发病率已达到1%,也就是说,在每名儿童中,平均就有1名自闭症患者;而且最近二十年,我国的自闭症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仅12岁以下的自闭症儿童就有多万人。
在网上的一些论坛上,经常见到一些人发表的言论,说,这段时间,我变得很自闭,我是不是得了自闭症呢?
显然,这些人并不明白医学上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术语的定义。
那么,什么是自闭症呢?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代表性疾病。
医学上,由于这类精神类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表现特征的多样性,一般将此类疾病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所以,它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在儿童时期就可发现并确诊。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疾病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异常的语言能力、异常的交往、狭窄的兴趣以及刻板固执的行为模式。
在这个谱系障碍中,自闭症是其中一种最为严重的疾病。
而阿斯伯格症被认为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中较轻的一个病种。据说,在工程师和艺术家队伍里,存在着大量的阿斯伯格症患者。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阿斯伯格症或轻微的自闭症谱系障碍疾病,但却时常困扰于职场,源于不受欢迎的语言交流方式和窘于人际交往中的麻烦和苦恼。
而在同样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中间,他们的自闭程度、行为表现和智力智商却依然是千差万别的。
一般而言,可以把自闭症的表现特征分成三大方面:
1、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障碍;
2、社会交往障碍;
3、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的行为。
这三大方面,也可以称作自闭症的三大核心障碍。
下面,就围绕这三大核心障碍,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
1、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障碍。
一名三个月的正常婴儿,已经会用自己的表情和眼神与周围不相识的人互动,比如微笑和眼神追逐。小婴儿用这种方式传递出与他人的交流欲望。如果对方作出回应,孩子会表现得更开心。这点,从婴儿的眼神、微笑和脸部表情即可清楚地看出。虽然,发育正常的小婴儿这时根本没有语言能力,但并不妨碍他与周围的人进行互动交流。这就是非言语交流。
对于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和非语言方面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中,非语言交流障碍主要包括:
(1)缺乏眼神交流。
对于自闭症儿童,即使大人主动跟他说话,孩子也常常缺乏眼神交流。也就是说,他不和你进行目光对视。他可能用语言回应,但不望着你说话。
(2)缺乏面部表情。
有些时候,自闭症孩子在大人的要求下,僵硬地看着大人的眼睛和脸部,但是他说话时脸部表情与他的语言不般配,通常是处于僵硬无表情的状态。
(3)沉浸于个人世界。
有些时候,可能你大声地喊他,他好像也没听见。大人有时误以为他的听力有问题,其实他可能只是沉浸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
而语言交流障碍主要包括:
(1)无语言或只有很少的语言。
大部分自闭症孩子在语言能力方面,与正常的同龄儿童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甚至还有一些自闭症儿童根本没有语言或基本上没有语言。
(2)不会用代词或用错代词。比如,不会使用代词或滥用:你我他;这里或那里;来或去;上或下;等等。即使轻度的自闭症孩子长大成人,虽然他的语言能力较好,但依然可能存在代词用错的情形。
(3)鹦鹉学舌。你说什么,自闭症孩子就跟着说什么,不会转换角色或不能恰当回应。
(4)语言表达能力差。很多轻度自闭症孩子到了成年阶段,虽然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但依然不会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表达不清楚、不完整。
2、社会交往障碍。
自闭症患者在儿童期,不会像正常孩子喜欢扎堆,一起说笑和玩耍。
他们可能喜欢一个人呆在一个角落,盯着某样东西看或独自玩一件物品。
有些自闭症孩子看见别的孩子在玩某个玩具,可能他想一起玩,却不懂基本的社交技巧,不会说“我和你一起玩,好吗?”之类的话,冲上去就抢。结果,那位正常孩子哭了,照看正常孩子的大人就很不乐意了。
有的自闭症孩子,遇到正常孩子,想表示友好,却不会打招呼,只是冲上去推搡别的孩子,造成误会。
自闭症孩子通常无法参与角色扮演游戏,比如“过家家”等。所以,如果一旦发现孩子没法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很可能他患有自闭症,医院接受医学上的诊断。
到了上学年龄,自闭症孩子与同龄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特别是,到了小学三年级或以上,轻度的自闭症孩子也会没了玩伴。因为这个年龄的正常孩子已开始发展出较高级的社会交往,尝试建立初级的友谊,观点或兴趣认同。
轻度的自闭症孩子长大,到了10岁以后,一般就没了任何玩伴,变得更加孤独和无聊。所以,家长应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充当他最好的玩伴和朋友。
3、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的行为。
不管自闭症孩子的自闭程度如何,他们从小就表现出各种稀奇百怪的重复、刻板动作。而且,不同的孩子,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刻板行为都不一样。
他们的兴趣可能集中在其他正常人通常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