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葡萄牙王国第十一期
TUhjnbcbe - 2023/7/7 19:48:00

阿散蒂战争

(一)18世纪末强盛统一的阿散蒂联邦成为英国向西非内陆扩张的障碍,英国千方百计阻挠阿坎族的统一,挑拨沿海各邦(特别是芳蒂族与阿散蒂)的关系,矛盾因此激化。年至年英国与阿散蒂联邦前后发生九次战争,次数之多、时间之长在非洲以至亚非拉殖民史上极为罕见。阿散蒂联邦是17世纪末~19世纪末非洲加纳中南部的阿坎人王国,阿散蒂原为登基拉邦的藩属。17世纪末与近邻各部落组成联邦,建都库马西。奥塞·图图(~在位)统治时征服多马和塔福,打败登基拉。奥塞·图图设置一个金凳子,作为民族意志和国王权威的象征。阿散蒂国王是联邦最高的阿曼汗(酋长),是整个联邦的*治和精神领袖,但他只拥有库马西地区的土地和产权。各邦的阿曼汗参加阿散蒂联邦酋长议事会,是平等的一员。阿散蒂王无权处置他们的土地和财产,但他们要宣誓效忠、交纳贡赋、遵守贸易规章,战时要提供一支部队参战。英国利用阿散蒂联邦的松散联合,挑拨阿坎人各邦同阿散蒂国王之间的矛盾,推行分而治之的殖民扩张*策,导致第一次阿散蒂战争的爆发。年,两名叛变的阿辛邦酋长逃往芳蒂邦避难。芳蒂邦依仗英国的庇护,拒绝阿散蒂的引渡要求,导致第一次阿散蒂战争的爆发。年5月在阿波拉镇,阿散蒂*击败英*支持的芳蒂*主力,英国人被迫交出了逃亡的阿辛酋长(其中一名逃跑),承认整个芳蒂地区属阿散蒂联邦。阿散蒂*队撤离后的年芳蒂宣布自立,派兵攻打阿克拉和埃尔米纳要塞,年和年阿散蒂王两次出兵平息沿海各邦的战乱。

(二)年英国和*金海岸沿海地区部落酋长签订保护条约,阿散蒂联邦失去它在沿海的大部分成员。年芳蒂地区正式并入阿散蒂联邦,年英国总督麦卡锡借口一名英国警察被杀发动侵略战争。在邦萨索战役中英*大败,麦卡锡负伤自杀。邦沙索战役是第五次阿散蒂战争中的一次战役,年1月初阿散蒂人集中优势兵力通过瓦梭向普腊河右岸前进,攻击入侵英*。21日双方在邦沙索村相遇,英*大炮在丛林中失去作用,经一个多小时激战后英*被击溃。阿散蒂人强渡邦沙河,打死打伤英*余名,击毙英总督麦卡锡。年在卡塔曼索战役中阿散蒂*战败,年双方签订和约,规定芳蒂、阿辛、登基拉等邦解除对阿散蒂王的臣属义务,联邦由盛转衰。年阿散蒂联邦恢复,普列姆佩二世(~)为赫内,但不再是一个独立国家,只是英属*金海岸的一个行*区。年英国和*金海岸沿海地区部落酋长签订保护条约,阿散蒂联邦失去它在沿海的大部分成员。年因英国拒不交还阿散蒂逃犯,战事再起。年英国同阿散蒂联邦又爆发战争,年2月阿散蒂*击败阿辛,月打败芳蒂联*和英*。4年2月英*占领库马西,炸毁皇宫,烧毁市镇后撤出。月14日签订福梅纳条约,英国强迫阿散蒂赔款5万盎司*金,放弃登基拉、阿辛、阿基姆、阿丹西和埃尔米纳等地区。

(三)福梅纳条约后夸胡、加曼、塞弗威、班达诸邦相继宣布独立,阿散蒂国力日衰。年英*再度占领库马西,阿散蒂联邦的普列姆佩一世等被流放塞舌尔群岛。年英国总督无理要求阿散蒂人交出金凳子,激起雅·阿散蒂娃(?~)领导的武装起义,起义遭到残酷镇压,领导人也被流放塞舌尔群岛。年1月1日英国宣布阿散蒂为直辖殖民地,7年加纳独立之后阿散蒂是一个直接受中央*府管辖的行*区,但阿散蒂王国仍然保留下来,成为共和国中的一个“国中之国”。赫内成为与共和国总统并存的一个传统的地区性部族领袖,已不再拥有任何*治实权,但仍享有独特的社会地位,拥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在各级*府和部落之间发挥协调作用。年阿辛土邦的两名酋长不服从阿散蒂王的命令逃到芳蒂土邦避难,阿散蒂赫内(君主)要求交出逃犯,芳蒂断然拒绝,年阿散蒂与芳蒂之间爆发战争。5月在距海岸角4英里的阿波拉镇,芳蒂*的主力被彻底击败,两名阿辛酋长逃进英国据点海岸角,英国殖民者立即插手阿坎族的内部事务,承诺“用调解或武力方式”援助阿辛酋长和芳蒂人。6月15~16日英*与阿散蒂*战于安诺马布镇的威廉堡,阿散蒂*因装备落后而伤亡惨重,未能攻克堡垒。但英*也伤亡大半,指挥官怀特淫身负重伤、孤立无援而被迫悬旗求和,交出一名阿辛酋长(另一名逃亡)。

(四)阿散蒂*刚刚班师回朝时芳蒂就掀起叛乱,年派兵攻打阿散蒂联邦的两个重要出海口埃尔米纳镇和阿克拉镇。年和年阿散蒂两次次出兵反攻,芳蒂正式并入阿散蒂联邦,由阿散蒂派总督治理。7年9月英阿双方签订临时协定,英国承认芳蒂属于阿散蒂联邦。年查理·麦卡锡就任塞拉利昂和*金海岸总督后立即准备侵略阿散蒂的战争,5月一名阿散蒂商贩与英国警察发生冲突,英国警察被打死,麦卡锡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年1月阿散蒂*1万余人由西向沿海推进,英*出动人堵截。21日麦卡锡亲自率人在邦沙索村河岸阻击阿*主力,依托山势并以炮火封锁河面。阿*强渡猛攻致使英*大败,仅欧洲籍官兵便死92人、伤人,麦卡锡受伤自杀,阿散蒂*也付出重大代价。4—5月阿散蒂*经反复激烈的争夺,攻克交通要地埃弗图,毙伤英国守*多达余人。阿*乘胜围困海岸角,英*纠集殖民*和土著人部队0人坚守,丹麦殖民者也组织数千土著部队助战。英*伤亡严重,但阿*因瘟疫流行而疲惫不堪被迫撤退。年英国编成一支特种“突击兵团”,吸收荷兰、丹麦人参加,并裹胁大批芳蒂人,发动第三次战争。阿散蒂*在卡塔曼索村先胜后败,年英国与阿散蒂签订协定,规定邓克拉、阿辛等邦解除对阿散蒂王的臣属义务;阿散蒂不得对贸易加以任何限制;英国确认阿散蒂国家的独立。由于英国的侵略和干涉,阿散蒂的统一遭受严重的挫折。

(五)战后英国扩大和加强在沿海地区的殖民统治,同芳蒂等土邦酋长缔结《年约章》,强行规定沿海各地归它“保护”。年英国人又以1万英镑的代价“购买”丹麦人在*金海岸的殖民据点,此后英国又接连发动三次战争,均无大的进展。年英国取得荷兰在*金海岸的所有殖民据点,包括阿散蒂人唯一可利用的港口——埃尔米纳。次年埃尔米纳人民进行反抗,阿散蒂赫内卡利卡利派*支援,英*拼凑同等数量的本国*队和芳蒂雇佣*,由沃尔斯雷将*指挥阻截,第七次战争爆发。6月1日英**舰炮轰埃尔米纳几小时,城池被击毁,但芳蒂*被击溃。阿散蒂*因感痢疾和天花,主动放弃埃尔米纳,向内地撤退。英*跟踪而进,强渡普腊河,进逼阿散蒂首都库马西。4年1月1日在阿茂富村战斗中英*受到阿萨茂·恩克万塔指挥的阿散蒂*伏击,陷在沼泽和泥浆里受到敌人四面的挤压,但最终依靠重炮火力解围。随后的奥达苏村战斗中阿散蒂*毙伤英*近千人,但仍然战败。2月5日阿散蒂人主动撤离首都,并带走全部粮食和财物。英*孤*深入,加之伤员众多和害怕被围,炸毁皇宫、焚烧全城之后撤离库马西。英国利用阿散蒂的困难处境强迫阿散蒂赫内缔结《福门纳条约》,规定阿散蒂放弃对沿海地区几个土邦的主权;赔款5万盎斯*金;允许英国人在全境自由贸易;有权派遣驻节官监督条约执行。

(六)英国人战胜阿散蒂后突然逮捕三名著名的芳蒂酋长,宣布从塔诺河口至沃尔特河口的所有芳蒂人居住区为英国殖民地。战争结束后阿散蒂联邦趋于瓦解,4年新赫内孟沙·邦苏即位后着手积蓄力量进行反攻。6年阿散蒂停付赔款,驱逐驻节官。年12月英国担心周边的德、法殖民地威胁*金海岸要求赫内普伦姆佩接受英国保护,遭到拒绝,于是英国于年1月借口阿散蒂不付赔款挑起新的战争。英国使用人的强大兵力猝不及防地攻占库马西,并再次烧毁城池,普伦姆佩被俘,流放塞舌尔。8月英国宣布阿散蒂为英国的“保护国”,年月28日英国总督霍吉逊强迫阿散蒂酋长们交出金凳子让他坐,同时派人搜寻金凳子。第三天在与搜寻英*的冲突中爆发以埃吉苏土邦太后雅·阿散蒂娃为领袖的反英大起义,起义队伍达0人,包围库马西英*要塞达三个月之久,英国派遣的1多名援*也被击退。霍吉逊假意和谈,骗得食物用品,于6月2日率部分*队发动袭击,逃回海岸角。英*不断增援,起义*与其激战,队伍最多时扩大到4万人。10月库马西防御设施被击毁,起义*撤退出城,转入游击战。12月雅·阿散蒂娃等数十名起义领袖在战斗中被俘,被流放到塞舌尔,最后一次阿散蒂战争结束。第九次战争后英国将阿散蒂肢解为18部分,由总督管辖,年1月阿散蒂被英国殖民者正式并入*金海岸殖民地。

马赫迪起义

(一)马赫迪起义是苏丹民族英雄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马赫迪领导的反抗英埃统治的斗争,年1月爆发,年4月因英国殖民*镇压而失败。起义沉重地打击英国殖民主义者,是非洲近代反帝斗争史上的重要篇章,马赫迪也被苏丹人民尊为“独立之父”。19世纪20年代初苏丹沦为奥斯曼帝国名义上的藩属国——埃及的属地,19世纪70年代来自欧洲大陆西北部的英国殖民势力侵入埃及,并由此向苏丹渗透。年埃及国王伊斯梅尔帕夏任命英国殖民者查理·乔治·戈登为苏丹总督,为了统治苏丹和蚕食中非地区,戈登网罗一批欧洲探险者、退役*人充当助手。他们横征暴敛的同时以武力镇压人民的不满及反抗,以致苏丹经济凋敝、人民相继逃离。9年6月奥斯曼帝国苏丹废黜伊斯梅尔帕夏,戈登也被迫去职,此后埃及在苏丹的统治机构更陷于瘫痪,马赫迪起义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发生的。年6月马赫迪在白尼罗河的阿巴岛上向苏丹各地发布信函,宣称他就是众所期待的救世主马赫迪。根据伊斯兰教的经典《圣训》预言他是世界末日来临前的一个有宗教领袖性质的人物,是穆斯林的领袖,他降临世间。根据神圣的教法治理乱世、伸张正义、铲除暴虐,整顿伊斯兰教内部的全部分歧,复兴伊斯兰教的信仰。开创新纪元,在位7年,他出自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发图买的后代中。

(二)什叶派对马赫迪的看法与逊尼派有分歧,什叶派认为隐遁的伊玛目就是必将再降世的马赫迪,将给充满压迫与谬误的世界带来公正与平等。他号召恢复伊斯兰教的纯朴和正统,还提出“推翻异教徒”、“不交一文税”的口号,从而赢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阿巴岛的群众纷纷参加起义的行列。年8月马赫迪的宣传让苏丹总督非常恼怒,他立即命令艾哈迈德到喀土穆解释自己的行为,遭到他的断然拒绝。苏丹总督怒不可遏,马上派出两百多人的讨伐队前去阿巴岛抓捕马赫迪。马赫迪沉着机智,当即带着一支由农民、渔民和手工业者组成的三百多人的起义队伍撤出村庄,在村外的一片树林里隐蔽起来。年8月12日当讨伐队大摇大摆地进入伏击圈是马赫迪一声令下,手持棍棒、石头的起义者勇猛出击,打得讨伐队溃不成*,丢下一百多具s体后残余的敌人落荒而逃。马赫迪首战告捷揭开全国武装起义的序幕,但是他的头脑非常冷静,他深知起义*的力量还很弱小,要避免与强敌过早地交锋。因此他果断地指挥起义队伍,向西部的卡迪尔山区转移。那里群山连绵、地形险要,周围的穷苦百姓纷纷前来投奔起义*,马赫迪在起义后率领群众迅速转移到科尔多凡山区。

(三)以此为基地积蓄力量、训练队伍,接连战胜前来讨伐的*府*,并于年1月攻占科尔多凡省首府乌拜伊德城。英国以埃及*府名义派遣前英国驻印度上校*官希克斯率*镇压,希克斯与苏丹总督阿拉丁率*1万于年9月从白尼罗河上的杜怀姆出发,11月5日在欧拜依德南部的希甘附近的乌拜伊德地区,遭到马赫迪*的伏击,经过一上午的鏖战后敌*除了二百五十人逃生外其余全被歼灭,希克斯上校和所有的*官都被当场打死。乌拜伊德战役后起义*声威大振,乌拜伊德战役是马赫迪起义中的一次战役。2年9月4日以刀剑为武器的万起义*向乌拜伊德进攻,守*虽仅4人但装备先进。激战5小时会起义*未胜,乃改用围城战术,并趁敌人粮草断绝之机发动劝降攻势。年1月16日晚大部敌*倒戈,17日守*司令赛义德投降,起义*遂占领该城并解放科尔多凡全省,自此起义*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2月达尔富尔省省长、奥地利人斯拉丁投降,赤道省省长、德国人施尼策尔退至中非地区,起义者直逼苏丹首府喀土穆。4年1月英国*府决定派戈登固守喀土穆,以便等待时机卷土重来。2月戈登到达苏丹首府,他先后发布法令、公告来许诺解放奴隶、减税和自治,以图收买人心,另外以英援*即将到来进行恫吓。

(四)他还用高官厚禄诱降马赫迪,允诺委任马赫迪为科尔多凡省的统治者,还随信送去一份委任状和一套华贵的长袍,但被拒绝。与此同时戈登在喀土穆开挖战壕、修建城墙,在城市周围树起铁丝网,并派武装汽船巡航来加强防卫,以待援*。月喀土穆与开罗间的联系中断,4月加扎勒河省省长勒普顿投降,5月起义*占领北部重要城市柏柏尔。5年1月26日马赫迪率*攻下喀土穆,击毙戈登,两天后英援*被迫撤出苏丹。喀土穆战役是苏丹马赫迪起义*为夺取首都喀土穆同英国殖民*进行的一次战役,起义*攻占乌拜伊德后于4年—6月又陆续攻占喀土穆周围地区。8月4万起义*包围喀土穆,截断英*退路,年底水陆兼程赶来解围的英*遭起义*拦击。5年1月26日马赫迪在英援*赶到之前先向喀土穆发动总攻,直捣总督府,全歼英*,苏丹总督戈登被刺死,英援*慌忙撤回埃及。经过4年的武装斗争后起义*已占领苏丹的绝大部分土地,攻下喀土穆之后以马赫迪为元首建立起新的马赫迪派国家——马赫迪王国,设首都于恩图曼。在马赫迪之下任命三大哈里发(继承人之意),三大哈里发各拥有标志不同的*队,而以哈里发阿卜杜拉权力最大。此外还设有金库总管及大法官各一名,负责财*及司法事务。为促进经济繁荣,在苏丹历史上第一次发行货币。

(五)马赫迪王国全称苏丹马赫迪王国,是苏丹马赫迪起义时建立的伊斯兰教国家。自5年建立起到年自治*府成立,马赫迪王国苏丹王被迫退位而成为宗教领袖为止,共历时68年。马赫迪王国历时主要分为马赫迪起义时期、马赫迪国统治时期和英(国)埃(及)共管国时期。5年6月22日马赫迪突然逝世,临去世前他指定哈里发阿卜杜拉·伊本·穆罕默德作为继承人。阿卜杜拉统治时期(5~)对内粉碎哈里发沙里夫的夺权阴谋,清除*敌在各地的残余势力,成为全国唯一的哈里发,并集**大权于一身,他还仿照西方国家制度建立参众两院制国会和两院国会。对外则坚决抵御外敌入侵,在国家连年战争、饥荒时疫频繁的情况下捍卫民族独立达1年之久。年使用新式武器的英国殖民*再次向苏丹发动进攻,在年9月的栋古拉战役和年9月的喀土穆战役中起义者战败。年4月喀土穆陷落,阿卜杜拉率残部退守科尔多凡省继续进行游击战,直至战死。年英国和埃及签订英埃共管苏丹的协定,苏丹再次丧失独立地位,马赫迪派教徒转入地下活动,成为秘密教派。马赫迪起义历时18年,沉重打击英国殖民者,是近代非洲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反对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在非洲近代反帝斗争史上谱写重要的一章。英埃共管苏丹简称英埃苏丹是年至6年间埃及和英国共同管治苏丹的时期,“共管”实际上是英国单独管理。

(六)为了同法属苏丹作出区别,英埃苏丹被称作东苏丹,法属苏丹为西苏丹,直至6年苏丹共和国成立。法属苏丹是马里共和国的旧称,年沦为法国殖民地,年成为法属西非的一部分,8年5月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9年4月与塞内加尔结成马里联邦,年联邦瓦解,年9月22日独立,之后国名改为马里。马里联邦是于9年4月4日至年8月20日间存在于西非的一个联邦国家,现已解体。9年4月4日法属苏丹和塞内加尔两个自治共和国决定在法兰西共同体内结成联邦,首都设在达喀尔,以古代马里帝国的名称命名为“马里联邦”。年6月20日该国宣布完全独立,但是不久之后塞内加尔和苏丹就因为是否应当退出法兰西共同体出现*治分歧。8月20日塞内加尔宣布退出马里联邦,保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苏丹则保留“马里”这个名称,并于次月宣布退出法兰西共同体。年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入侵并征服苏丹北部,这个地区打从上古的法老统治期间便与埃及在许多方面有相当大的关系,也曾经多次被埃及统治。由于穆罕默德·阿里试图要对外扩张势力,将奥斯曼帝国在中东的势力取代,因此将苏丹视为一个相当有价值的新领地。在他本人及继承者统治期间埃及与苏丹成为一个单一*治实体,其后所有王朝的统治者都致力于维护这个“尼罗河谷的联合”,此*策在穆罕默德·阿里的孙子伊斯梅尔帕夏在位期间更被进一步强化。

(七)当苏伊士运河在9年开通后埃及和苏丹在战略及经济上的重要性逐渐增加,引起列强(尤其是英国)的兴趣。9年大量的外国贷款成为列强逼迫伊斯梅尔帕夏退位的借口,由他的儿子陶菲克帕夏取而代之,此举激怒本来就对外国*府及商人很不满的民族主义者。这股情绪随着特费克的贪腐和无能逐渐升温,最终爆发阿拉比革命。眼看着情势岌岌可危时特费克遂求助于英国,2年在他的请求下英国发兵轰炸亚历山大、埃苏两地的主要港口,并随后入侵之,又推翻艾哈迈德·阿拉比在开罗所领导的*权,再进而占领埃及和苏丹全境。之后虽然特费克得以重新掌权,然而英国也从此控制埃及和苏丹的全部事务。年1月19日英国和埃及在开罗签订《英埃共管苏丹协定》,规定在北纬22度以南的地区成立英埃共管*府,埃及在名义上是一个共管者,但实际上共管只是英国在苏丹建立殖民统治的一个形式而已。成立“英埃苏丹”后英国殖民者对苏丹采取残暴的*治压迫和经济掠夺,根据年1月《英埃共管苏丹协定》的规定在苏丹首都喀土穆设立总督府,将苏丹最高*事与民*统治权将交给一位称为苏丹总督的官员,此官员由赫迪夫根据英国女王陛下*府之推荐下令任命,赫迪夫(埃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国君之意,后改称苏丹)须经英国女王陛下*府同意始得下令撤换。

(八)还规定总督拥有颁布和废除法令的权力,总督为妥善治理苏丹,依法管理国内各地*事民*,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苏丹沦为英埃共管的殖民地,埃及不仅负担征服苏丹战争费用的三分之二,而且长期负担管理苏丹的绝大部分行*费用,苏丹则成为英国的棉花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英国统治苏丹严重危害苏丹的民族利益,也加重埃及人民的负担。由于英国和埃及的矛盾斗争,年英国单方面废除与埃及的“共管”协议,但年英国又重新恢复两国对苏丹的“共管”。为了达到长期控制苏丹的目的,英国殖民者施行分而治之的伎俩,宣布南方为“封闭区”。禁止南方人离境和北方人进入,并在南方推行基督教和英语,扩大与北方居民的差别,这种殖民*策为以后的南北纠纷埋下祸根。二战后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在苏丹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反抗斗争的浪潮中的1年埃及废除“共管”协定,承认苏丹人民有自治权利。2年纳赛尔领导的七月革命成功后埃及改变传统的对苏丹*策,大力支持苏丹独立。在埃及的推动下年2月12日英国被迫与埃及签订有关苏丹的协定,规定在三年的过渡时期内苏丹可建立议会和民族*府,同年苏丹成立自治*府。5年11月英埃*队共同撤出苏丹,6年1月1日苏丹宣布独立并成立共和国,结束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走上民族独立的道路。

英埃战争

(一)英埃战争是19世纪后期英国为镇压埃及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在埃及建立殖民统治而进行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以埃及的民族革命为开端,以英国侵略*彻底占领埃及而告终,战争结果使埃及从半殖民地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埃及地处欧、亚、非三洲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侵入埃及,结束马穆鲁克王朝。年埃及马穆鲁克*团驱逐土耳其统治者,宣布埃及独立。年拿破仑率*侵入埃及,建立起法国殖民统治。年英国乘埃及人民反法斗争高涨之际伙同土耳其*队打败法*,法国退出后英国势力乘虚而入,但让土耳其总督统治埃及。年埃及*官穆罕默德-阿利发动兵变赶走土耳其总督,打败继任的麦木鲁克贵族夺取*权。年英*侵入埃及,但被阿利领导的埃*打得落花流水。阿利代表新兴地主、商人集团的利益进行*治、经济和*事改革,推动埃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在—18年的第一次土埃战争中打败土耳其,占领苏丹、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英国极端仇视埃及的强大,它先是唆使土耳其进攻埃及,发动第二次土埃战争,土耳其失败后它又联合俄、普、奥等国对埃及施加压力,并出兵干涉。年11月埃及战败,被迫签订《英埃协定》,规定埃及承认土耳其的宗主权;*队由25万减至1.8万;关闭造船厂;接受年英土商约(外国商品只交5%的关税,外国人有权在埃及从事贸易,禁止对任何物资实行专卖)。

(二)《英埃协定》使埃及的独立遭受沉重打击,标志着阿利改革的失败和埃及走向半殖民地,为英国加紧对埃及的侵略大开方便之门。年英国取得修建亚历山大至开罗铁路的特权,年法国取得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特权,经过10年施工后以12万埃及民工的生命为代价让运河于9年开通。英国为控制运河于5年买下埃及的全部股票,获得苏伊士运河公司44%的股票,取得运河的控制权。6年埃及*府宣布财*破产,英法趁机掌握埃及的财*大权,对埃及实行双重监督,英国管理埃及的收入,法国管理支出。英法资本随之拥入,在埃及开银行、办工厂、经营公共事业和航运,从而控制埃及的经济命脉。8年8月在英法策划下埃及成立“欧洲内阁”,英法成为埃及太上皇,埃及总督成为他们的傀儡。9年埃及知识分子和爱国*官成立“祖国*”,以陆*中校穆罕默德·阿拉比帕沙为领袖。祖国*提出埃及独立、反对“欧洲内阁”等主张,利用人民群众斗争的威力迫使总督伊斯迈尔改组*府,辞退外国官员,通过宪法加强议会权力。英国怂恿土耳其废黜伊斯迈尔,任命他的儿子杜菲克为新总督。杜菲克听从英国摆布,组成反动*府来解散议会,逮捕祖国*人。年9月阿拉比率陆*起义,包围王宫,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杜菲克被迫召开国会。2年祖国*组阁,阿拉比任陆*部长,取消“双重监督”制度。

(三)通过9年宪法后英国眼看无法通过总督和内阁控制埃及,便决定进行武装干涉,以实现其蓄谋已久的侵占苏伊士运河和整个埃及的野心,英国侵略埃及的英埃战争随之爆发。2年7月11日英国分舰队炮轰亚历山大港,这支分舰队由8艘装甲舰、5艘炮舰和1艘驱逐舰组成,装备有69门大口径舰炮、88门中小口径舰炮和70门“米特拉约兹”炮,有舰员人。当时亚历山大港的埃及守备部队有7名训练较差的士兵,工事阵地简陋,经激烈交战会埃及伤亡2人。英*2.5万人登陆,占领海港,并大肆洗劫。面对英*的侵略时祖国*立即发表告人民书,宣布埃及民族和英国人之间进行着势不两立的战争,允诺农民废除所欠外国人的债务。广大农民响应号召踊跃参*,开罗等市举行反侵略示威游行,埃及*民在阿拉比的领导下重点加强开罗的北部阵线。2年7月28日埃及*队在道瓦尔村交战中使英*受挫,在接下来的三周内埃*接连打退敌人的数次进攻,使英*无法从北部进攻开罗。但是阿拉比等人犯了一个战略错误,只加强开罗北部的防线,而对东线防御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是因为他们轻信西方国家会遵守苏伊士运河区中立的保证,结果英*把进*开罗的突破口定在苏伊士运河方面。8月英*大量兵力在运河区登陆,20日占领运河区塞得港等要地,接着向开罗进犯,9月在通往开罗的接近地泰勒凯比尔附近双方进行一场决战。埃及*民英勇抗敌、浴血奋战,坚守阵地达两个星期。

(四)英*改变策略,收买游牧部落的封建贵族,特别是收买参加抗战的贝都因族酋长。结果英*于9月1日突破东部防线,埃及*队被迫退守开罗。阿拉比力图利用正在泛滥的尼罗河天险抵御敌人,并决定发动开罗十万*民进行首都保卫战,但是开罗城内的官僚地主和部分*官动摇叛变,乘阿拉比指挥*民在城郊修筑防线之机开门引敌入城。2年9月15日首都陷落,阿拉比等爱国将领被俘,大量*民遭屠杀。英*攻陷开罗后迅速占领整个埃及,战争以埃及的失败而告终。英埃战争的结束标志着埃及从半殖民地进一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占领埃及后担心法、俄效尤瓜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其他领地,损害自己在中近东的殖民利益,于是一方面宣称对埃及的占领是“暂时的”,一旦秩序恢复后英*即行撤退、另一方面派遣其代理人以总领事的名义进行谈判,实际上英国驻埃及总领事贝林是埃及的独裁者和英国殖民统治的代言人。他统治埃及25年(—年)间恣意摧毁埃及的民族工业,奖励外国主要是英国投资,推行单一作物种植制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使埃及成为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原料产地。埃及的国民经济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埃及成为英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场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正式宣布埃及为其保护国。英埃战争中埃及的失敌原因是十分明显的,阿拉比虽然是陆*中校*官,但他代表软弱的埃及资产阶级,对英国侵略的危险不做任何准备。

穆罕默德·阿里王朝

(一)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是年-年埃及和苏丹的统治王朝,以其创立者穆罕默德·阿里为名,穆罕默德·阿里被视为现代埃及的创立者。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又称为阿拉维王朝,这与摩洛哥的阿拉维王朝并没有关系。大部分王朝的统治者都冠有赫迪夫名号,故被时人称为“赫迪夫王朝”。穆罕默德·阿里原本是奥斯曼帝国*里的一名阿尔巴尼亚裔*官,被派遣前往击退拿破仑在埃及的*队,在法*撤出后穆罕默德·阿里集权并迫使奥斯曼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于年承认他为埃及瓦利。穆罕默德·阿里使埃及成为一股地区势力,并企图以此作为奥斯曼帝国的后继者,构建他理想的埃及:“我知道帝国正步向衰落,我将会在帝国的荒土上建立一个庞大的王国,远及幼发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在他的巅峰时期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子易卜拉欣帕夏的确能威胁版图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并试图取缔奥斯曼帝国,大国的介入却阻止他进*君士坦丁堡,并使他的统治限制在非洲一隅。穆罕默德·阿里在前期征服苏丹,他的继承者对埃及的统治作进一步巩固及扩展,当中较为显著的是易卜拉欣帕夏的儿子伊斯梅尔帕夏。虽然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后继者以赫迪夫的称号取代地位较低的瓦利,但一直不获奥斯曼帝国朴特承认。

(二)直至7年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正式认可伊斯梅尔帕夏及其后继者使用赫迪夫这称号,与父亲对抗朴特的方针有所不同的是伊斯梅尔在避免冲突的情况下以巴结和贿赂的方法强化王朝在埃及和苏丹的地位,使奥斯曼帝国承认埃及和苏丹的实际独立。9年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势力串谋罢免伊斯梅尔,扶植陶菲克帕夏。三年后埃及和苏丹的独立地位仅是象征形式,英国入侵并占领埃及,表面上支持陶菲克对抗艾哈迈德·阿拉比的民族主义运动,名义上赫迪夫仍统治埃及和苏丹,权力却落在英国高级专员上。为了抵御埃及人,英国宣布英埃共管苏丹,使地区变成由埃及和英国共同管治,破坏埃及的完整。这受到埃及人的反对,包括埃及*府及公众,他们坚持于“尼罗河河谷一体”。这一直成为英国与埃及的争端及引起敌视,直至6年苏丹独立。9年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势力串谋罢免伊斯梅尔,扶植陶菲克帕夏。三年后埃及和苏丹的独立地位仅是象征形式,英国入侵并占领埃及,表面上支持陶菲克对抗艾哈迈德·阿拉比的民族主义运动,名义上赫迪夫仍统治埃及和苏丹,权力却落在英国高级专员上。

(三)年赫迪夫阿拔斯二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与奥斯曼帝国并肩作战,加入同盟国,阿拔斯二世遂遭到英国罢免,由叔叔侯赛因·卡米勒继任。奥斯曼帝国在名义上对埃及和苏丹的主权至此终止,侯赛因宣布成为埃及苏丹,埃及和苏丹成为英国保护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英国于年正式承认埃及独立,侯赛因的继承人福阿德一世开始使用国王的名号。虽然如此但英国依然占据并干预埃及和苏丹的事务,英国持续剥夺埃及对苏丹的控制权。国王及民族主义都无法忍受,埃及*府于是强调福阿德一世及其子法鲁克一世是“埃及和苏丹国王”。在法鲁克一世统治时期民族主义分子对英国的侵占、皇室的腐败无能及第一次中东战争日渐不满,这些因素导致法鲁克一世地位不保,为2年埃及革命埋下伏线。法鲁克一世被迫逊位,王位让予他的幼儿福阿德二世,国家*务由穆罕默德·纳吉布及贾迈勒·阿卜杜尔·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官运动主理。年幼的国王就位不足一年于年6月18日被革命者废除帝制,宣布成立共和国,结束一个多世纪以来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统治。

刚果自由邦

(一)刚果自由邦由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于4年建立,年被比利时*府接管,改为比属刚果。19世纪下半叶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非洲的狂潮中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卷入争夺刚果河流域地区的竞争,8年利奥波德二世筹资成立上刚果研究委员会(2年改组为国际刚果协会),并雇佣探险家、地理学家亨利·莫顿·斯坦利为其代理人开始其在中西非地区建立殖民帝国的活动。他以“国际刚果协会”比利时分会的名义与斯坦利签订五年的协议,规定斯坦利应从刚果河口向东到上游湖泊地区修建一条英里的大道,使刚果河下游的酋长们承认并接受国际刚果协会的保护。但比利时议会对这个项目不感兴趣,不愿意为国王拨款,利奥波德二世干脆自己掏腰包资助斯坦利。从9年开始斯坦利以利奥波德二世的代理人身份在刚果河流域进行一系列活动,诱使当地的酋长签订多个条约,建立22个商站,但斯坦利在刚果的活动遭到法、葡、英等国的抵制和反对。4年11月15日至5年2月26日帝国主义列强召开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利奥波德二世利用列强间的矛盾(尤其是正在崛起的德国与英、法之间的矛盾)频繁进行会外交易,争取到英、法、德等15个国家的同意,将今刚果(金)地区划归他个人所有,号称刚果自由邦。4月0日比利时议会通过法案,承认刚果为国王的私人领地,同意利奥波德二世就任刚果自由邦国王。8月1日利奥波德二世通知列强正式宣布刚果自由邦成立,就比利时和利奥波德本人而言这无疑是外交的巨大胜利。

(二)柏林会议划分利奥波德二世的统治范围,但界线不明,这是因为当时与会者对刚果的地理情况并不十分清楚,许多地区仍是欧洲人一无所知的空白点。加之其他列强对刚果的土地也极感兴趣,笼统圈划范围便于他们插手。法国和葡萄牙分别觊觎乌班吉和隆达,英国则企图染指加丹加,因此利奥波德二世要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王国就必须与这些对手做交易。7年4月29日和年8月14日利奥波德二世与法国签订两个协定,划分双方在乌班吉地区的边界。年5月与葡萄牙订约,确定刚果自由邦同葡属领地——卡奔达和安哥拉的边界。年5月12日又同英国签订条约,划定刚果自由邦同英属罗得西亚的界线。在与列强谈判的同时利奥波德二世继续组织许多支武装探险队、四面出击,对刚果自由邦圈定的范围实行有效占领。早在柏林会议前斯坦利等殖民探险家的活动已为利奥波德二世攫取刚果河下游的大片土地,因而此后的探险多是在边缘地区进行的:乌班吉-韦累河流域、开赛河-宽果河流域、加丹加及洛马米河以东地区。6—年自由邦先后派出范热尔、巴埃和范克尔克霍文三支探险队渗入乌班吉-韦累河流域,凭借武力迫使当地酋长签订条约,接受自由邦统治。刚果人以部落为单位攻打殖民者,8年亚科马族武士击溃范热尔纵队,年布贾人大败范克尔克霍文纵队,杀死殖民*60人。但由于各部落互不联系、各自为战,终被殖民*各个击破。

(三)对开赛河-宽果河流域的占领由沃尔夫、维斯曼、勒马里奈尔和范德维尔德四支探险队负责,前三支在5—9年间考察开赛河及其几个支流,修建卢埃博、卢卢阿堡和卢散博等几个*事据点,后一支在年建立东宽果河区。与乌班吉-韦累河地区不同,这些地区是刚果古文明中心之一,库巴王国、卢巴王国和隆达王国虽已衰弱,但仍统治着这些地区。库巴王国是扎伊尔历史上的古王国,亦称布尚戈王国,位于开赛河和桑库鲁河之间,是班图族库巴人的国家。兴起于15~16世纪,繁荣于17~18世纪。17世纪初库巴人引种玉米和烟草,促进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在宫廷的倡导下库巴人的雕塑艺术达到较高的水平,一些国王的雕像迄今仍为世界著名博物馆的珍藏文物。19世纪库巴王国在与邻近的卢巴王国冲突中削弱,年库巴王国的末代国王居阿特·佩尚加·克纳为捍卫国家独立率领人民抗击比利时殖民主义者,库巴王国因兵败而灭亡。根据库巴人的口头传说库巴人最初生活在刚果王国境内的大西洋沿岸地区,以打猎、捕鱼和采集为生。16世纪中期由于贾加人的入侵和自身人口的增长,他们开始向东迁移,定居在今刚果共和国的西南部,当时人口约有7万人。他们在这里进一步发展自身文化,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其突出表现是农业日益受到重视,打猎和捕鱼被降到次要地位,他们的建房技术、食物储藏、工具制造和手工产品很快远远超过邻近的勒莱人。

(四)在村庄的基础上库巴人建立有组织的集市,流通媒介起初是方块酒、椰纤维布和贝壳,后来改用珠子和铜棒,聚集财富的多少和生产能力的强弱是库巴人确立个人威望的主要依据。16世纪末库巴人已发展成一个拥有18个部落的联盟,其中以中部的布尚戈部落最为强大,由该部落的酋长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负责从其他部落征收贡品和领导征服周邻地区的战争。某些芒戈人、卢卢阿人和勒莱人的部落先后被吞并或被逐出,库巴王国的雏形已初步形成。年夏阿姆·姆布尔·恩贡格担任库巴人首领,在他统治期间(—年)库巴历史发生重大变化,据传说恩贡格在任库巴国王之前是一位经常来往于库巴和刚果之间的商人,由于他见多识广赢得库巴人的信任而被推上王位。恩贡格即位后很快在*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首先他引进玉米、烟草、木薯和豆类作物的种植方法促进农业发展,使库巴人定居下来成为一个农业民族,后来玉米竟成了库巴人的主食。他还使人民掌握用棕榈纤维织布的技术,为了补充农业劳力的不足,恩贡格把在对外战争中抓获的俘虏集中安置在一起组成奴隶村,由国家派专人管理。著名的库巴雕塑艺术据说也是恩贡格传授给臣民的,他本人的塑像仍保存在伦敦博物馆,是中部非洲留传下来的最古老的艺术品之一。

(五)在*事方面他建立兵役制,组织一支青年卫队,并把一些年青力壮的战俘奴隶整编成国家常备*,用于扩大疆域。同时规定禁止使用传统的飞刀,改用标枪和箭作为武器。在*治方面他采取加强王权的措施,要求所有贵族住在王国都城;创设许多新官职,由国王最信任的王子们担任;打破传统的王位由侄子继承的习惯,改为世袭制,国王候选人从其子女中选出;发展宫廷礼仪,加强国王的神秘感,规定国王的脚不能触地,吃饭时不能有女人在面前,打喷嚏或咳嗽时周围的侍臣必须夸张地做出同样的动作。由于国王是全族力量和幸福的化身,因而在战时不能统率*队,以免受伤流血。国王也不能病死、老死,只能在他寿终前把他掐死。从夏阿姆以后国王被认为是上帝在世上的代理人,恩贡格的改革在库巴王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它加速库巴人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促进库巴生产力的发展,王国的统治机构也趋于完善。当时辅佐国王的一个重要机构是枢密院,它由六名高级官员组成,其中包括接受贡物的国库大臣和负责审理使用利刃伤人的法官(称“尼比托”)。另外四名高级官员兼任王国四个省的省督,他们的职称分别为“基米康布”(首相兼大法官)、“特希卡拉”、“埃宠丘拉”和“尼昂加”。枢密院成员选自王室的姆巴拉氏族,王国其他氏族也可以在宫廷中派驻代表,阐述自己的意见。除此之外王太后和国王的姐妹在国家事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王太后的权力仅次于国王,她有权决定国王的最终候选人。

(六)在恩贡格及其继任者统治期间曾发动一系列扩张战争,如科特·姆博威克一世征服桑库鲁河沿岸的许多村庄,科特·恩斯向西南部的卡邦巴部落发动一场战争,这些战争使库巴王国的战俘奴隶激增,他们被用于农业和经济活动中。至于库巴人当时是否存在其他类型的奴隶(如常见的债务奴、契约奴)以及家庭里是否存在奴隶,限于现有材料尚不能肯定,不过根据库巴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推断到17世纪初大概都已经出现,相传恩贡格的母亲就是一名奴隶。19世纪末库巴王国中的奴隶约占社会总人口的10%左右,他们主要集中在首都附近,大多数家庭拥有奴隶1—2名,他们主要作为丧葬中的祭品。库巴王国的发展在18世纪中期达到顶峰,当时各户农产品的产量成倍增加,产品剩余使它同周邻各邦的贸易成为可能,库巴人与西部宽果河流域各族和东部卢拉巴河流域各族都建立贸易关系。19世纪上半叶姆鲍帕·玛宾克·姆布尔统治时期库巴王国出现危机,一些部落开始不服布尚戈的统治,桑库鲁河流域的各部落已获得实际上的独立。在姆布尔晚年又发生王位继承战争,接着瘟疫流行,四位国王先后丧生。库巴王国从此走向衰落,最终被比利时王国征服。卢巴王国位于今刚果共和国南部的沙巴省。根据卢巴人的口头传说,他们的祖先最初住在马尼马(阿伯特维尔西北)地区。16世纪上半期他们在一个半神话式的英雄孔戈洛率领下向南迁居到洛马米河上游和卢阿拉巴河上游之间、基萨莱湖和乌彭巴湖附近,这里河湖交叉、土壤肥沃,属热带草原地区。

(七)卢巴人或以务农为生,或捕鱼、放牧,使用铁器,在孔戈洛领导下建立卢巴王国。孔戈洛的生平不详,据说他原是卢巴人一个部落的首领,在迁居新地后他用和平渗透与武力征服两种手段逐渐控制当地居民,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对一些倔强不驯的臣民处以极刑,往往令人g去他们的鼻耳或乳f。因此在卢巴人的传说中孔戈洛是一个既残酷又傲慢的人,是广降甘霖的一条红色巨蛇,以彩虹形式出现于世。他还令人修建高塔,希望能重新上天,蛇和彩虹也因此成为卢巴王室的标记。卢巴王国尚保留某些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在选定新王及其登基过程中王太后起着较大作用,并且王后的母亲与国王共掌宗教大权。按卢巴人的传统国王吃喝不能被其他人看见,还要隐瞒其他自然生理功能,被认为象神一样生存。当新国王或酋长产生时他们要在公共广场上点燃一堆火,并一直燃烧到他们死时为止,臣属的酋长和部民则从这堆火中点燃各自的火堆,以示对统治者的效忠。卢巴王国的臣属关系还表现在各地的部民要定期向本部落酋长交纳贡品,然后再汇集到首都基腾塔,进贡给国王。年孔戈洛被他的侄子伊伦加·姆比利杀死,姆比利登基后不断向周邻地区进行征服活动,使卢巴王国的版图西至布希梅河(桑库鲁河上游)、北达马尼马、东到卢夫瓦河,他成了卢巴人口头传说中王国的另一奠基人。

(八)但是在姆比利死后卢巴王国争夺王位的斗争更加激烈,18世纪晚期先后执*的有七个国王:伊伦加·利乌、卡松龙、卡伦布路、古瓦·桑扎、姆望内·孔贝、代卡克里亚和伊伦加·松古。年卢巴第十代国王库万布·恩贡贝继位,在他统治时期(—年)卢巴再次出现兴盛局面,王国的疆界向东已扩展到坦噶尼喀湖的西岸。他把全国领土分成若干个省,由他自己直接统治或任命省督管辖,强化中央集权。省之下设区或村,其首领称“基卢卢”,由贵族和酋长们担任,职位世袭,他们负责为国王征收贡赋。此外还设立专门官员“姆维勒·恩坦达”,掌管国家土地,包括土地的分配、定期休耕和组织人开辟荒地等。在中央宫廷里他也增设许多官职,通常由王室成员担任,其中较高的职位有“桑加”(首席顾问)、“特维太”(财*大臣)、“穆龙达”(负责维持宫廷内部的和谐)和“姆夫姆”(宫廷顾问)。为了防止外族的入侵,恩贡贝在边境建立一支防卫力量,并用封邑的办法使归附的部落对他效忠。库万布·恩贡贝后继无人,他死后王国内部重新爆发争夺王位的战争,国势再次衰落。19世纪末卢巴王国已分裂成若干个小酋长国,统一的卢巴王国虽已消逝,但卢巴人的语言和他们创造的文化在刚果河流域产生重要影响。卢巴语言艺术奠基于赞美诗“卡萨拉”的传统之上,有关伊伦加·卡拉拉的叙事诗已成了一项重要的艺术作品。

(九)卢巴语经过数百年的锤炼和艺术加工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中非许多族里广为流传,是今刚果共和国通用的四大语言之一,在沙巴省和开赛省还用于初等教育。卢巴人的雕塑也很出名且品种多样,在东部亨巴体现柔和的自然主义风格,而在北部松吉则体现完全不同的庄严风格。其中雕塑的精品是姆博科,一种女性小雕像,手里拿着碗、王室坐凳和其他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件。卢巴多音符乐曲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成就,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奴隶制。在卢巴王宫里有许多被称为“下等人”的奴隶和避难者,他们受国王的保护,但其中许多人在国王死后被用作人祭。在一般村庄里也有奴隶,他们的处境可能较悲惨,在卢巴口头传说里有一首歌谣反映他们的处境:“他们侮辱我,我忍声吞气。虽然我愤怒地想逃走,可我无法找到返回故乡,回到亲人身旁的路。”进入18世纪以后随着对外扩张和内乱的频繁发生,战俘数量激增,卢巴奴隶制有了新发展。国王开始把战俘奴隶集中到都城附近,建立奴隶村和奴隶世系,担负耕种和守护任务。大概从这时候起卢巴参预大西洋奴隶贸易体制,向葡萄牙等国奴隶贩子提供奴隶,后来卢巴与隆达、卡曾贝都成了奴隶的一个重要来源地。奴隶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损害当地生产的发展,也加剧社会的动荡不安,这是卢巴王国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十)比利时人的征服行动遭到他们的反抗,其中隆达王国卡松戈的抵抗尤为顽强。5—年姆韦内·普图领导人民英勇斗争,屡败殖民*。最后比利时人采用分化瓦解的手段,勾结当地贵族杀死姆韦内·普图,征服才得以完成。对加丹加的占领从年展开,年底勒马里奈尔由卢散博据点出发,年4月到达姆西里首都本凯亚,向他提出接受刚果自由邦保护,遭到姆西里的坚决拒绝。4月15日在利奥波德二世授意下一批企业家成立加丹加公司,同刚果自由邦订立条约,负责占领和开发加丹加,作为交换时刚果自由邦拥有加丹加公司1/10股份。5-10月公司相继派出斯太尔斯等率领的武装纵队,12月20日斯太尔斯部下杀害姆西里,22日姆西里的儿子班达被立为酋长,成为比利时人的傀儡。与黑人部族分治的西部不同,洛马米河以东地区是阿拉伯贩奴者的天下。在整个19世纪80年代比利时人慑于阿拉伯人的威力,采取怀柔*策只不过是缓兵之计。到80年代末其他地区的绥靖工作接近完成,征服阿拉伯人的任务便提上日程。刚果自由邦以强大殖民*为后盾,收起怀柔*策,强征象牙税,双方矛盾激化,冲突时有发生。年5月霍迪斯泰探险队悍然在里巴-里巴升起刚果自由邦旗帜,与阿拉伯人发生武装冲突,探险队几乎全部被歼。此时阿拉伯人拥兵10万,刚果自由邦只有人,阿拉伯人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十一)在洛马米河畔恩冈杜的泰泰拉人的酋长贡戈·卢泰泰是阿拉伯人的忠实伙伴(他曾是蒂波·蒂普的奴隶),年—年卢泰泰率本族人民英勇抗击比利时人,一度还与卢巴王国的卡邦戈协同作战,屡败殖民*,但在近代化的*队面前泰泰拉武士还是失败了。年9月卢泰泰投降,泰泰拉人并未屈服,在、和年先后举行三次起义,坚持斗争到年,沉重打击殖民者。早在6年鲁马利扎的*队已同刚果自由邦部队发生冲突,鲁马利扎聪明能干、善于指挥,深受战士爱戴。*队战斗力颇强,屡败刚果自由邦*队。年后刚果自由邦增调四支远征队合力围剿,经过两年血战,到年月才将鲁马利扎赶至德属东非。蒂波·蒂普虽在年返回桑给巴尔,但其主要力量仍留在刚果,包括驻守在卡松戈的塞富(蒂普之子)、斯坦利瀑布区的拉希德(蒂普之侄)、卢阿拉巴河的基邦热素丹和里巴—里巴的恩塞勒拉酋长都是他的羽翼。年5月恩赛勒拉一举消灭霍迪斯泰远征队,不久塞富也在卡松戈杀死刚果自由邦驻节代表,战争全面爆发。年4月22日重镇卡松戈失守,10月20日双方在洛马米河进行决战,阿拉伯人惨败,塞富死于此役。年12月基邦热兵败被俘,至此刚果自由邦完成对其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实际占领,这是一场自始至终通过无数场血战完成的真正的*事征服。

(十二)在刚果自由邦中利奥波德二世(5—年)在位推行一种专横独断和残酷剥削的制度,史称利奥波德制度,因其臭名昭著竟成为“残暴”的代名词。利奥波德制度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自由国”建立的独裁统治制度,“刚果自由国”的大臣都由他任命,并对他负责。他颁布一系列法令,宣布“刚果自由国”的主要资源属于他个人所有,所有“无主”土地都收归国有,国家将一部分土地转让给垄断公司。规定土人要用橡胶和象牙纳税,此外还要缴其他实物赋税。尤以缴纳橡胶税一项最为残酷,没有固定数额,任由殖民机关或官吏规定。土人被强征筑铁路,大批死于疾病、饥饿或枪托皮鞭之下。土人还被束缚在自己的住地内,未经许可不得离开,违者格杀勿论。此事激起国内外舆论强烈反对,迫使利奥波德二世在年把刚果转让给比利时*府作为殖民地。在*治上利奥波德二世极端专权,刚果自由邦的*队、立法、司法和行*大权由他独掌,*府各部门的高级官员由他任免,并向他一人负责,他本人则不受任何约束与限制。中央*府(设在布鲁塞尔)包括中央办公厅和外交、内*、财*三部及一个最高顾问委员会,地方*府由总督(设于7年4月,在此之前是行*长官)统领,它包括执行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以及区和分区*府。总督是国王的代表,他有权任免地方官员,有权颁布具有法律性质的命令,必要时有权中止国王的某项命令。

(十三)整个行*机构的官员全由欧洲人担任,据统计年白人官员有名,年有名,年达到名(其中有名比利时人)。刚果自由邦*队由直属国王的*队司令统领,包括一个教导营和若干正规连。8年有8个连,年增至16个,年达到个连,*队人数由年的4人增至年的1.6万人。士兵从非洲人中招募,服役期为5—7年,*官全由欧洲人担任。在经济上推行租让制,通过私人垄断资本对刚果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野蛮掠夺,这一制度以剥夺非洲人的土地为前提。5年7月1日刚果自由邦颁布法令规定除土著土地(即法令颁布时非洲人耕种、居住及暂时休耕的土地)外其他的土地为空地,归国家所有。年9月21日、10月15日和年5月又接连颁布三个法令,宣布国有土地上的产品属国家所有,非洲人不得利用,并明确规定自由贸易为非法,这几个法令剥夺非洲人对自己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在此基础上利奥波德推行租让制,即把大片土地连同土地的垄断经营权租给私人资本。早在6年12月27日以比利时大企业家蒂斯为首成立刚果贸易和工业公司,首先得到10万公顷土地。9年它的子公司——刚果铁路公司因承建马塔迪-利奥波德维尔的铁路工程又得到大片土地,从而使公司所占土地超过万公顷。年租让制正式推行,私人垄断财团纷纷涌入刚果,加丹加公司、安特卫普公司、开赛公司、英比橡胶公司等相继获得大片租让地。

(十四)利奥波德所以要推行租让制一是考虑其财*困难,刚果自由邦不是比利时的殖民地,国王得不到*府拨款。比利时大多数金融资本家对刚果自由邦的价值持怀疑态度,他们不愿为风险投资枉花一分钱,利奥波德二世独木难支。5年刚果各项事业的投资已花去他1万法郎,年增至万法郎,这使他负债累累。二是考虑到租让制对自己最有利,作为出租者的利奥波德二世可以分享各公司红利,一般公司上交25%利润,个别例外,如加丹加公司因负担占领费用而只交10%利润;而刚果铁路公司则因其产品出口税被免20%,需上交利润的40%。同时他又是最大的承租者,许多公司有他的股份(他占有英比橡胶公司、安特卫普公司50%资本),因此股份分红又是他一大收入。据莫雷尔估计—年单这一项就为他带来6万英镑收入,年他通过一项密令将11.2万平方英里的好地划为王室领地,十年内这一领地生产橡胶吨,获得1万美元。租让制带来的巨额收入使利奥波德二世迅速摆脱财*危机,并挥霍无度。他向皇室成员发放大笔津贴,购置大批地产,修筑离宫别墅,收买报刊舆论为他宣传,美化他在刚果自由邦的统治。各租让公司也都获得巨额利润而大发其财,英比橡胶公司在六年中获纯利72万英镑,每一股的价值竟由46先令6便士增至5英镑。

(十五)刚果人民在利奥波德统治下遭受巨大灾难,当时刚果自由邦的经济收入主要靠象牙、橡胶、棕榈和花生出口,殖民*府为了最大限度地掠夺这些物产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物税即强迫非洲居民向*府和公司交纳实物,主要是橡胶和象牙,在不产橡胶的地方以棕榈和花生代替。税额由行*人员确定,各地不一。如蒙加拉地区中每人每月交橡胶9公斤,东方省为2-4公斤。殖民*府为鼓励多收橡胶对税吏实行奖罚制度,据有关资料记载税吏报酬分两部分,一小部分是工资,另一部分是从他收集的橡胶中提取2%的佣金。若完不成税额定量,不足部分则从其佣金中扣除。收集橡胶的多少直接与税吏的利益挂钩,促使他们随意提高税额。强迫劳动有两种形式,一种与实物税相结合,强迫非洲人为*府和公司收割野生橡胶。年殖民*府颁布法令规定土著居民每月必须为国家劳动40小时,名为人头税(又称劳动税)。地方*府常任意将这40小时的劳役折成实物税,其税额高到惊人程度,据资料记载刚果人实际上每月要劳动20-25天才能完成定额。另一形式是各种名目的徭役,如为*府打杂当差、运送货物、修筑公共工程。后两项劳役十分沉重,往往造成大量死亡。例如修建马塔迪-利奥波德维尔铁路的工人在年死亡人,而铁路才修9公里,每一公里就有人付出生命。服徭役的刚果人几乎是无偿劳动,所获报酬微乎其微,往往是发给一些毫无用处的物品。

(十六)杂税和其他负担,除实物税和各种徭役外刚果居民还被迫承担一些额外杂税和负担,如为*队提供食宿;向殖民官员送野味、家禽。以有一百间茅屋的奔巴村为例,该村除人头税外还要上交5头羊或猪、50只鸡、担木薯、15公斤玉米或花生、15公斤山薯。严刑峻法。为防止非洲人怠工或反抗,殖民者制定极其残酷的惩罚措施。他们扣押土著妇女和儿童作为人质,迫使男子完成税额。人质集中营生活条件极差,死亡率很高。刚果人只有交足税收才被准许以货物赎回人质。在一般情况下刚果居民若完不成税额,轻则处以鞭笞,重则k手、k足、g耳朵乃至枪s。殖民当局常常派出武装讨伐队窜入村寨,烧杀抢j无恶不作。讨伐队返回时除满载的劫掠物外常带上一筐筐被k下的、经烟熏烤的shoubi,作为向当局邀功请赏的物证。有的殖民者闲极无聊,竟以土著为b子比试枪法,种种暴行令人发指。殖民者竭泽而渔的掠夺,在当地造成严重的恶果。天然橡胶林大面积被毁,非洲人为完成重税被迫采用快而省事办法,将橡胶树砍下来,或者剥下橡胶的皮,这是一次性使用。而租让公司只顾眼前利益,从不培植新橡胶树,因此橡胶林逐步趋于枯竭,产量成倍下降。以英比橡胶公司为例,年生产橡胶吨,年便减至58吨。

(十七)象牙产量急剧下降,据统计年刚果自由邦输出总额为.4万镑,其中橡胶占了万英镑。青壮年劳动力都去割胶、服徭役,农业被忽视,大片土地荒芜。更严重的是土著居民人口锐减,刚果自由邦建立时有万人,到利奥波德统治末期据官方的乐观估计人口已不超过1万。血腥的利奥波德制度全部内容可归结为一句话,运用全部现有的专制机器压榨居民,使他们把最后一点东西交出来,把最后一点劳力贡献出来。它混合16世纪海盗式殖民主义者的野蛮和残酷以及20世纪金融资本的狡猾和贪婪,是殖民史上空前黑暗的制度。刚果人由于无法承受而大量逃入人迹罕至的密林或法属赤道非洲,许多地区发生武装暴动。5—年刚果河下游地区出现不下12次暴乱,其中布迪亚和博瓦橡胶种植园的非洲劳工暴乱一度达到0人,这些暴动最终引发外界

1
查看完整版本: 葡萄牙王国第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