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人口变动将影响世界经济走势
TUhjnbcbe - 2023/5/24 21:47:00

人口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的和基础动力,是实现世界各区域网络间经济协调共赢、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重要基础,主要内容涵盖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与分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外部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互动关系发展演变的进程。人口变动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及资源配置等均有重要影响。人口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适度的人口规模对于促进工业生产和社会消费具有重要意义。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除体现在人口数量上外更体现在人口质量上,人力资本在世界经济增长与区域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较高的人口质量尤其是劳动力人口素质不仅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更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技术进步,进而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全世界总生育率预测示意图

当代人口变动现状

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世界性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造成劳动力资源日益短缺,同时加重了社会抚养负担和*府财*负担,进而严重制约着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分布对区域经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适度的人口密度能够保证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不对资源环境产生过重压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镇化进程能够促进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科技创新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维持适度的人口增长速度和世代更替水平的总和生育率能够促进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化、有效降低社会抚养比,进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世界人口变动格局呈现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动。19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变动格局的变动表现在:一是人口增长速度趋于下降,生育率水平逐步下降,当前,中国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陆续完成了人口转变,总和生育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二是人口素质稳步提升,但提升幅度存在地域性差异,发展中国家人口素质与发达国家间差距趋于缩小;三是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0-14岁青少年所占比重不断降低,同时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重显著提高,其中发达国家老龄化程度加深问题尤为突出,劳动力资源短缺问题也日益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四是各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国际范围内人口迁移和人才流动日趋广泛。

▲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

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学说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最先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他从劳动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的角度分析人口变动影响经济的路径,提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并强调社会分工对于国民财富的增加有着重要作用。大卫·李嘉图对亚当·斯密的人口与经济理论进行了发展而提出长期动态理论,主张人口增加的主要动力是资本积累和由此带来的工人工资上涨,人口增长会扩大对粮食的需求并增加生产生活资料,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来阐述人口经济问题,提出人口增长是刺激资本需求的重要因素,而资本需求的增加会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移民路线示意图

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会使生活资料不足,且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即著名的“人口法则”。根据“人口法则”,人口增殖带来劳动力人口增加,劳动力市场上工人的供给因超过需求而导致工资水平下降,同时人口增加会增大对粮食的需求,致使物价上涨最终使得工人生活贫困,如此产生恶性循环而阻碍经济的发展。与此相类似的人口悲观论的代表还有罗马俱乐部的“增长极限”理论。

▲托马斯·马尔萨斯画像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立者阿弗里德·马歇尔强调人口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存在消极影响,积极方面以“有机增长论”支持人口增长能促进工业发展和生产额的提高,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而消极作用表现在马歇尔认为如果不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人口会持续呈级数增长下去,人口无限制地增长会带来贫困问题,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其反对人口过度增加,主张节制人口。经济适度人口论的代表人物埃德温·坎南认为一段时期内全部产业的收益存在一个最大值,而最大值的实现需要通过人口增加来促进,达到产业收益最大值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收益反而呈下降趋势,即人口的增长不再带来工业产值的增加而是阻碍经济发展,产业达到最大收益值时的人口数即为该时期的经济适度人口。

▲阿弗里德·马歇尔画像

人口变动带来的经济效应

20世纪末,众多学者基于东亚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奇迹开始重视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之后不同学者对人口红利理论进行补充和扩展,最新的研究中将人口红利分为“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人们其实可以预期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而造成的影响,进而自发地改变消费和储蓄比例,导致资本积累及经济的增长。在20世纪50年代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安东和布伦贝格共同提出,核心思想是理性的消费者会根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预期收入来合理分配该阶段的储蓄和消费支出以达到一生消费效应最大化的目标。

▲人口红利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示意图

在人口结构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长期且稳定的关系。在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的人口结构下,经济生产能力强,社会储蓄率较高,有利于经济增长;反之,若青少年或老年人口比重较高,相应的社会抚养负担重,经济生产能力差,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根据经济学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发展可以通过多角度进行衡量,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人均GDP的增长、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变革等,考虑到各指标对经济发展的表征程度不一及计量模型的建模原则,必须以实际GDP增长率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变量,衡量人口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

▲主要国家GDP对比示意图

人口变动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分析

人口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与机理十分复杂,人口发展各要素主要通过影响消费需求、储蓄率、人力资本及劳动力几个方面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增长。人口数量增加最先以消费者的行为刺激消费需求,并且根据主流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人口增长率提高会降低社会的储蓄和投资水平,两者相互作用会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人口质量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劳动力人口的质量,劳动力人口的体力、知识、技能等提高能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进而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技术进步的路径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且人口质量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要远远超过资本积累。人口结构中对经济增长起突出作用的主要是人口年龄结构,因为社会储蓄率与劳动力供给等方面都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进而改变区域经济走势。

一方面,劳动适龄人口增加能够直接增加劳动力供给,且生命周期假说表明劳动力人口比重较高的年龄结构有助于提高社会储蓄水平和降低社会抚养负担;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不利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同时,相关研究表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能够促进储蓄率的提高。人口城乡分布的合理发展能够促进乡村人口的城镇化及城镇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能够转变农村人口的消费心理和收入水平,进而带动社会消费需求增加;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促进社会合理分工以及增加劳动力供给,并且促进人力资本形成和科技进步等路径促进资本形成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世界人口发展格局变动应对措施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受教育年限对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较高,且人力资本的提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国家在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其结构上的优化,努力提高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比重,实现人力资本的质量提升。不仅如此,我们要避免高素质人才流失,要留住并用好自己的人才,同时广泛吸收国际人才。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高素质人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制定优厚的人才*策,提高人才待遇及其社会地位,完善科学的评估机制,科学管理和使用人才。

▲人口普查宣传画

劳动力人口所占比重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比重以及就业人口比重对于GDP的增长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口发展各要素中,劳动力人口比重的影响系数具有绝对优势。促进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劳动力就业率和提高劳动力人力资本。首先,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第三产业更大限度地吸收第一、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其次,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和流动性障碍,开拓和发展多样化的就业形态和就业方式,增强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第三,努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激励劳动力个人、家庭、企业等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高素质劳动力的占比。第四,加强劳动力的专业性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创造产出,保证人力资本的投入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造力。

▲健全养老保障漫画

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年龄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并非朝夕而就,老龄化趋势难以短期逆转,故我们应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应对。首先继续加大*府财*投入力度,完善全社会尤其是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加大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其次,继续推动文化娱乐、社区建设、旅游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再次,以老年人口需求为突破口,推进针对老龄化社会的工业转型、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创新性发展老一是适时调整生育*策,控制生育率稳定在合理水平。

▲生育率下跌漫画

按照计量模拟结果及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总和生育率水平不宜继续下降。同时,生育率的提升将有助于促进老龄曲线的平滑和提高劳动力供给。*府应认识到适度提高生育水平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高瞻远瞩,战略性地适时调整和促进生育*策施行。鉴于生育率转变的复杂性,*府应该适时出台合理的相关配套措施如加大宣传力度、对生育家庭给予适当的经济鼓励与补贴等。医院、学校等相关资源的配置体系,为生育*策放开后带来的出生人口增加提供保障力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口变动将影响世界经济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