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海疫情防控的新局势,在封控区内的精神障碍患者诊疗、防疫等问题凸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3月2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获悉,早在3月初,该院就在闵行院区建立“封控区病房”,专门收治从封控区前来就诊且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
医院召开会议讨论“封控病房”筹备。本文图片均为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供图院方透露,3月11日,在院领导的统筹安排下,医院原有“隔离点病房”的模式和要求,将L2病房改建成“封控区病房”,成立分两班、共13人的医护小组,负责收治全市来自封控区的精神障碍患者。从病房筹备到启动患者收治,仅仅历时5天,其间突击完成了相关硬件改造、流程布局调整、规章制度建立、人员培训等大量极为繁琐细致的工作。从3月11日-24日,已收治来自封控区的患者以及与次密接同住的患者共9人。
“封控区病房”专门收治从封控区前来就诊且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3月24日,因疫情防控需要,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实施了闭环管理。但正在这时,该院医务部谢帆主任就接到来自浦东新区某居委的电话,有位7+7封控区女性患者出现消极自伤,需要紧急入院。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医院医务科、护理部即刻调配闭环管理中的医生、护士各一名,将“临时诊室”医院大门口,身着“大白”的徐韩医生负责询问病史,护士朱龙美也穿戴好防护服,协助办理入院手续并将患者送入“封控区病房”。医院正处于闭环管理暂停门诊的处境下,为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服务仍没有按下暂停键,迅速收治了这名发病中的“双相障碍”患者,获得患者家人、社区的赞扬。
院方提醒,当前疫情下,如遇到封闭在家或居家筛查期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