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游戏成瘾成新增疾病,有何种表现网友什么上
TUhjnbcbe - 2023/3/18 19:28:00
白癜风的症状图片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224/4342824.html

玩游戏上瘾也是病?人民健康了解到,目前“游戏障碍(gamingdisorder)”已经作为一种国际上的新增疾病,被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的疾病单元。

7月15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了一份《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关于游戏障碍防治的专家共识(版)》(以下简称“共识”)。

这份“共识”介绍,年5月25日,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以下简称“ICD-11”)。其中,将“游戏障碍(gamingdisorder)”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组织专家对游戏障碍的定义、临床特征、评估、诊断、治疗、康复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形成专家共识。

游戏障碍是什么,主要有何种表现?

根据“ICD-11”的定义,游戏障碍是指一种持续或反复地使用电子或视频游戏的行为模式,表现为游戏行为失控,游戏成为生活中优先行为,不顾不良后果继续游戏行为,并持续较长时间。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对游戏行为的开始、频率、时长、结束、场合等失去控制;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尽管已经因游戏产生了负面后果,但依然持续游戏甚至加大游戏强度。

“共识”中指出,游戏障碍可导致躯体问题、精神行为问题及社会功能损害。躯体问题包括睡眠不足、昼夜节律紊乱、营养不良、胃溃疡、癫痫发作等,严重者可因久坐形成下肢静脉栓塞,甚至引发肺栓塞而猝死;精神行为问题包括易怒、焦虑、攻击言行、抑郁、负罪感等;社会功能损害包括拒绝上学和社交活动,家庭冲突增多,重要关系丧失,学业成就、职业绩效受损等。

游戏障碍常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人格障碍、社交恐怖症等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由于其自然病程尚未得到清晰认识,不同研究之间的结论差别较大。如有研究报告称,84%的患者在2年后的追踪调查中依然处于病理性状态;但也有一些研究提出,仅26.5%患者在2年之后随访中依然有游戏相关问题,在5年追踪中症状严重程度会发生中等程度的下降。

游戏障碍与心理、社会、生物学等多种因素相关

国内外研究显示,游戏障碍与心理、社会、生物学等多种因素相关。对于游戏障碍疑似患者或高风险个体的临床诊断,需要规范的诊断指南保证医疗卫生机构诊断的准确性,避免过度诊断。

在“ICD-11”中提出游戏障碍的核心特征为:持续或反复的游戏行为模式,具体表现为失控性游戏行为(如无法控制游戏行为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终止时间等),游戏行为成为生活优先事项,尽管游戏造成负面后果(如人际关系破裂、职业或学业受影响、健康损害等)仍然无法停止。

游戏行为模式可以是持续性或发作性的,并持续12个月,但如果症状足够严重且满足其他诊断要点,持续时间可短于12个月。

游戏行为模式会导致明显的个人、家庭、人际关系、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损伤。根据游戏形式不同,游戏障碍包括在线游戏障碍、离线游戏障碍两种类型。

预防游戏障碍应建立三级预防体系

针对游戏障碍导致的“共识”还对预防游戏障碍提出了建议——应建立包括普遍性预防、针对性预防、早期发现及治疗等措施的三级预防体系。

普遍性预防,包括对公众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工作,广泛宣传游戏障碍相关知识,提高全社会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引发游戏障碍的诱因;

针对性预防,包括对于儿童青少年等易患游戏障碍的高危人群,在个体层面从情绪调控、认知控制、人际交往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对于儿童青少年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重点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技能的科普宣传工作,改善家庭关系与亲子沟通能力,关爱儿童青少年心理需求;

早期发现与治疗,主要是提高儿童青少年、家长与学校早期识别游戏障碍的能力,对可疑的游戏障碍患者,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接受合理系统的治疗。

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游戏障碍患者预后

“共识”最后指出,目前没有权威的游戏障碍治疗指南,但近年有不少关于游戏障碍治疗及干预的研究或临床实践提示,将社会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处理共病等结合的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游戏障碍患者预后。主要措施包括:

社会心理干预。目前很多临床实践及研究证据提示,认知行为治疗、动机激励访谈、家庭治疗等社会心理干预对减少游戏障碍者的失控性游戏行为及促进长期康复有效;

药物治疗。目前没有针对游戏障碍具有临床适应症的药物,但游戏障碍患者可能存在精神、躯体等健康问题以及共病,需要药物对症治疗;

物理治疗。目前有少量研究对游戏障碍患者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等干预,以增强大脑控制功能或降低玩游戏的冲动,但目前仍缺乏大样本一致性研究。

网友评论

延伸阅读:

要区分游戏和电游,孩子沉迷电游不止因为“瘾”

把游戏和电子游戏搁在一起谈,会模糊游戏本身的意义。其实,游戏是儿童的工作。不管是远古还是现在,儿童都是通过游戏来学会规则、道德和社会生活的。到了今天,当我们远古、传统的游戏不在时,我们更多需要学校教育这种形式。但这种教育孩子不喜欢,因为不好玩。先有趣再有用,是游戏本身无法取代的一个特点。此外,游戏还有一种功能,如弗洛伊德所说,游戏是释放人的挫折的一种重要宣泄手段。

电子游戏的确有某些传统游戏的功能,比如有合作,有输赢,也能宣泄。但它和自然、和真实的人是隔绝的。青少年为什么容易电子游戏成瘾?其一,电子游戏使屏幕后的人更自由自在,容易释放很多东西。其二,人在成长中会有三个“我”。一个是物理的我;一个是社会的我;还有一个是精神的自我–——精神世界里跟自我的一种交流。对最后一个“我”的认识,是青少年自我发育过程中的一种能力,而这时候恰恰接触到了虚拟的互联网,它迎合了孩子在这一段时间自我精神体系的建立,更多地会把自己封闭起来进行自我对话。这是孩子容易电子游戏“上瘾”的原因。

但是,孩子爱玩电游,不止因为有瘾。我们要客观看待游戏本身的作用和价值。不管怎么样,电子游戏也是一种游戏,传统游戏断档的功能在电子游戏中都有宣泄和补偿。现在孩子们喜欢玩电子游戏,恰恰是因为我们当前学校的教育活动不好玩。孩子们需要好玩,需要趣味,电子游戏的出现,弥补了学校学习的单调乏味。

家长干预需注重细节和技巧,倡导家校共育

儿童的控制力有一个逐渐强化的过程。大脑里有一个“司令官”叫做前额叶,它教人控制自己。平均来说,女孩的前额叶19岁长成,男孩是25岁,一个人真正形成良好的控制力得到25周岁以后。很多家长不知道这个生长发育规律,只能对孩子简单说教,结果事倍功半。

当孩子做不到自律时,外部环境就要给他约束力。根本在于有原则,也就是定规则。家长把手机给孩子时,条件和规则就应定下。另外,很多家长并非不定规则,而是不执行。规则既要制定,也需要奖惩制度去执行。一旦触碰了边界就要受罚,这也是一种社会教育。

此外,教育也需要注重细节和技巧,要有一定弹性和人情味儿。不能在孩子玩得投入时,戛然而止。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玩的是什么游戏;了解清楚后,在孩子玩游戏时,要及时给他预警和提醒。甚至,家长可以和孩子用文字“约法三章”。家长要真做,不能光吓唬,很多家长觉得不忍心,结果沦为溺爱。这些细节很重要,决定成败都在细节。

学校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因为孩子对学校有一定忌惮。这就是要达到我们倡导的家校共育。学校可以对此开展教育引导。比如,由老师带着孩子公开讨论手机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不要玩游戏,玩到什么程度……又比如,可以引导孩子用手机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总之,学校的教育不能只盯着课本,要把社会上对孩子们有影响的事物,纳入教学讨论的范围内,这才是真正负责的教育态度。

最后一点,在孩子们眼中,没有什么有钱没钱的父母,只有有时间没时间陪伴的父母。花时间和精力陪伴他,是孩子成长的需要。除了允许孩子适当地玩电子游戏之外,家长也需规划家庭生活,平时怎么度过,周末怎么玩,都要有所计划。养孩子不能做到这一点,是很可怕的。

来源:综合人民网、网友评论、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

1
查看完整版本: 游戏成瘾成新增疾病,有何种表现网友什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