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难得的亲子时光,但是有不少家长抱怨和孩子怎么也相处不好,总是动不动就发生争吵,更别提辅导作业了,分分钟能把自己气得火冒三丈。如果这些情况经常发生,大家有没有想过或许是孩子生病了呢。
年公布的我国首份《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6到16岁的在校学生当中,有约17.5%的孩子患有精神障碍。儿童青少年时期最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抑郁只是单纯的情绪不好吗?暑假这个难得的亲子时间,家长应该如何加强陪伴,帮助孩子远离“看不见的疾病”呢?我们一起看看专家的介绍。
抑郁症只是单纯的“心情不好”吗?
什么是儿童青少年时期最易出现的心理疾病?答案是抑郁症。《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10%左右,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0%,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则接近40%,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0.9%—12.6%。女生抑郁程度略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抑郁程度高于独生子女。这再一次提醒我们,抑郁并非只是单纯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种心理疾病。
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易患哪些心理疾病?
除了抑郁症,还有哪些常见的心理疾病在困扰着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呢?
专家介绍,学龄前儿童较易患分离性焦虑障碍。表现为不愿意和父母分开,有强烈的依赖性,更愿意待在家里,难以融入新环境。到了入学年龄,往往出现一上学就会身体不舒服、发脾气,甚至拒绝上学的情况。
而学龄期儿童青少年更易患考试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考试时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肌肉颤抖,对成绩倍加担心等。有的患者可在考试前几天甚至数月就开始坐卧不宁,入睡困难,精力体力也随之下降,上课根本听不进去。离重大考试时间越近,紧张程度越加重。部分孩子还会出现严重的回避反应,比如对父母谎称身体有病不去参加考试,甚至厌学、辍学。
孩子学习不好可能是有学习障碍?
在辅导孩子学习这件事上,不少家长都有共同的感受,任你磨破嘴皮、想尽办法,孩子的成绩就是“岿然不动”。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或许并不是因为孩子懒惰或者不聪明,而是因为孩子患上了学习障碍呢。
学习障碍,世卫组织将其定义为: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儿童学习能力的发育出现障碍,表现为阅读、拼写、计算和运动等方面的能力有特殊和明显的损害。
在我国的诊断标准中,学习障碍包括特定阅读障碍、特定拼写障碍、特定计算技能障碍以及混合性学习技能障碍。学习障碍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显示,其可能与胎儿期、出生时、出生后因某种伤病而造成轻度脑损伤或轻度脑功能障碍有关。
患上学习障碍孩子会有哪些表现?
如果孩子患上了学习障碍,会有哪些表现呢?
专家介绍,学习障碍有多种表现:
有的孩子表现为写字时偏旁部首张冠李戴、左右颠倒,提笔忘字,对文字缺乏记忆。
有的孩子则是能朗读,但不懂内容,会背诵,但不知意思。朗读时经常增字、漏字,语句前后颠倒。
还有的孩子对数学概念以及应用题感到困难、不解题意,计算时忘记进位。
有些孩子不懂规则,易与人发生争吵,或胆小畏缩,社交能力差,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只喜欢和年幼的儿童玩。
患有学习障碍的孩子还可能出现动作不协调的情况,比如容易绊倒摔跤、好动,但动作技巧差,容易打翻东西,缺少方向感。同时,写出来的字过小、不易分辨也是学习障碍的一种表现。
调查发现,我国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学习障碍患病率在5%—10%,男生比女生多3倍,一般在2—4年级被发现。这当中涉及文字与阅读障碍的人数多于数学学习有障碍的人数。
孩子患有学习障碍家长应该怎么办?
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一旦发现孩子患上了学习障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国家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给出了建议↓
孩子出现哪些情况可能是心理出了问题?
专家介绍,孩子的很多心理疾病其实都是有外化表现的,需要家长及时注意到,尽早发现问题。那么孩子出现哪些情况,有可能是他的心理出了问题呢?戳视频↓
只有家长给予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