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精神活动的多种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包括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损害,症状通常在精神活动正常时出现或减轻。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可以有多种类型。症状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也可能是一个单一的病因。症状和行为可同时发生,也可在同一时期发生,如情绪高涨期与抑郁发作或躁狂发作。大多数表现为急性症状(心境高涨或低落),少数表现为慢性症状(如焦虑症)或者混合性症状(情感、认知或行为等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的情绪不受控制。主要特征是患者出现各种思维和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幻听(幻觉)、思维障碍和行为障碍(冲动控制问题)以及一些认知问题。患者可表现为各种精神病性状态与症状,如情绪高涨/低落、思维混乱/语言或行为障碍、焦虑、抑郁甚至幻觉等。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但患者可以保持终生服药控制病情发展,并通过药物和治疗管理来改善症状。主要治疗目标:治疗核心症状,改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维持稳定状态;预防复发;康复治疗等。
1.首先是要认识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对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及时就诊;
治疗上要采取综合、个体化的治疗原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要注意预防复发,特别是对有家族病史、受教育程度低、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大者,要预防复发,必须坚持长期服药、定期复查。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意义。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情绪不稳,因此他们往往有较强的学习困难或生活困难。青少年和成年人可通过加强心理咨询和帮助来改善情绪不良状况。
2.然后要对精神分裂症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包括起病时间、发病特点、病前性格特征、家庭环境、发病前的活动和生活习惯以及有无其他严重疾病史;
要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分型进行详细了解,即哪些症状为典型精神活动、哪些症状为非典型精神活动。对一些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幻觉等应注意鉴别;还要了解在何种环境下发病是由何种病因所致,如家族史。针对这些问题和患者家庭成员进行交谈,以便获得正确的诊断结果。注意保持患者的社会功能,防止出现严重的精神和行为问题。
3.最后要全面了解病人的临床表现,以便对主要诊断作出正确判断并能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在精神病学中,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疾病,其特征在病程中可能会出现反复。患者通常经历长期的药物治疗来改善核心症状和预防复发前的恶化。患者对药物反应不一,包括产生依赖性、副作用和耐受性。一些抗精神病药在治疗期间有不良后果,因此它们被限制使用。一些抗精神病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被认为具有一定风险。
4.对于病情稳定或治疗过程中出现复发倾向及自杀倾向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治疗原则为:维持病情稳定,防止复发。预防新发症状,改善认知和行为(改善情感、行为等方面)。预防复发的手段:保持心境稳定,维持药物治疗,定期随访检查,必要时使用抗精神病药。预防新发症状:改善认知和行为功能;改善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的功能(如社交功能、动机和成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