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国有精神残障人士万人,其中,广州有逾7万人。
他们大多伴随精神分裂症、情感性或反应性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患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此产生的个体认知、情感或行为障碍,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重重困难,而“情绪不稳定”“暴力倾向”“行为古怪”“攻击性”等标签,更是挥之不去。
医院院长、广州市启维心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陈铧樱说:“精神疾病患者可以通过住院和长期服药治疗实现临床治愈,重新开启自己的人生。”可实际上,许多精神康复者出院后仍被视作“患者”。
更有甚之,有的家庭将康复者关在家中,医院。为了康复而做的努力,最终功亏一篑。
“从医院到社区有一个适应阶段,问题出在了这里。”陈铧樱分析认为:面对一时难以改变的社会标签及种种生活状态的改变,康复者很难独自一人重新融入社会生活。因此,医院只是精神康复者重启人生的开始。“如果没人引导他们渡过适应阶段,康复者的人生将难以重启。”
问题:“重启键”医院里
在多年工作经验中,陈铧樱发现两个现象日渐明显,其中一个是患者年轻化。
年,陈铧樱在医院担任院长。这一所坐落于广汕二路火炉山医院有逾张病床。和人们常说的抑郁、暴躁等情绪不一样,精神疾病涉及了身体机能病理上的变化,大多数患者需长期住院,通过生物医学、医学心理学及传统中医学治疗摆脱临床症状。
不少精神康复从业者透露,医院,许多患病者完全有可能通过遵循医嘱服药实现临床治愈——也就是实现“临床症状消失”。近年来,陈铧樱巡房发现,住院年轻患者的占比不断增加。按理说,只要经过合理治疗,他们也能重新回归社会,但紧接着,医院出来没多久,家人致电说病情复发了,医院!
不少精神康复从业者向记者反映了同样的问题。有专业社工透露,精神医院或家里的固态生活模式,个人自理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均会有较为明显退化;同时,由于企业对于稳定精神康复者接纳度过低,康复者缺乏渐进式就业的机会,“困在家里无所事事,甚至不按时吃药,容易导致病情复发。”
不久前,启维心智便遇到了一个求助:来自天河员村的*姨儿子是一位经过住院,病情好转,顺利回家的精神分裂症康复者,但*姨发现儿子回家后,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平时沉默寡言,也很少出去与外界接触。对此,陈铧樱认为:“康复的难点医院,而在后端。康复者需要社会支持和引导,逐步适应生活工作状态。”
此前,广州逐渐铺开的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也在开展社区精神康复者服务,但要覆盖的空间、人群太大,不一定能服务到每一位康复者,而且很多时候,社区服务只有在康复者回到社区之后才开展。
“从康复的角度看,医院和社区之间的衔接更为重要,不能让这个阶段产生‘真空’。”陈铧樱表示,医院之后和回归社区之前,有必要开始对康复者进行进一步的康复训练。然而,当回归社会也成为“康复”的一环时,更大的难题便随之出现:中间的“真空地带”该由谁介入?产生的成本又如何解决?
探索:回归社区前的中途宿舍
早在年,启维心智社医院支持下正式注册成立,医院开展精神障碍者的“社区+医院+家庭”康复模式。
年,在第七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资金、医院资助以及天河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承接费用支持下,启医院内启动了“中途宿舍服务项目”,在医院内开辟宿舍空间,将社工、精防医生、街道残联、家综社工、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等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在家庭和社区工作模拟环境下,为舍友提供一到两年的过渡性精神康复宿舍服务。
今年40岁的阿明是天河区员村街的精神病康复者,因患精神分裂症被评定为精神残疾一级,与同患有精神障碍的母亲相依为命,仅靠*府低保救助过日子。两年前,阿明便因不肯服药而精神病复发,医院精神专科住院治疗。住院初期,阿明终日不与外人沟通,不配合治疗。
当时,医生、护士和启维心智社工恰好及时联动,开展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照护服务,逐渐打开阿明的心扉。由于配合治疗、定时服药,阿明的病情逐渐得到改善,达到出院条件,并开启了“中途宿舍”的过渡生活。通过中医院内部打造的模拟就业茶饮店和洗车店,阿明等入住者除在宿舍适应居家生活和清洁打理外,同时也开始了稳定实习。
经过训练,阿明等人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成为了洗车能手。每个人都亲自上阵,学以致用,拿起洗车工具熟练地操作起来:先用高压枪喷水,清洁表面,再喷泡沫,抹洗后冲刷干净,最后抹干……一部智能自助洗车机,两条干湿抹布,一个长柄刷,有了这些设备和工具,一个人半个小时就能轻松洗完一部车。
年11月3日,员村街残联专职工作人员来到“中途宿舍”探访阿明时,看到他在社工的带领下认真进行洗车作业,喷洒、刷洗、过清水、擦干等一系列操作十分熟练,既吃惊又激动。随后,阿明还热情邀请工作人员到茶饮店,并递上一杯香喷喷的热奶茶:“这奶茶是我的好朋友阿坤(精神康复者)做的,请您品尝。”
原来,阿明和好朋友阿坤除了学洗车,还在这里参加培训,学会了做奶茶、咖啡等。中途宿舍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项目已吸引多名服务对象入住训练:“他们在这里一方面享受自由生活的乐趣,一方面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经过康复训练,康复者身上回归社会的潜能会被激发出来,被病症压抑的生活能力也会被释放。”
未来:创变的终点是复制推广
记者走访了解到,“中途宿舍”这一精神康复者服务模式并非广州首创。
但在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福彩公益金、第七届公益创投支持和资助下,以及天河区残联的指导下,来自启维心智的“中途宿舍”探索了“社区+医院+家庭”本土化模式,成功与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有机结合,引入医务社工进行专科康复服务指导,所有相关资源都能有效注入到过去的“真空”环节。
陈铧樱透露,医院专业资源进行专业评估,不断迭代,希望未来成熟可复制、推广到各区,多方携手帮助更多的精神康复者和家庭,增加广州市社区精神康复的服务模块。在她看来,“现在社会对精神残疾还是存在标签认识,认为是个人心理素质不行而得病,但现代医学早已不把精神疾病当成是要根除的病症,它是一个人社会功能的修复过程。”
“精神疾病是生理病理原因产生,不是患者本身想得病。”陈铧樱总能想起自己漫长的职业生涯,不止一次被精神康复者的言行举止打动。“大家对心持善意的医生护士很感激,总是坦诚相待,病友间也常常衍生出温暖的互助行为。”她还记得,一位十七岁精神疾病孩子自理能力很弱,连洗澡都是护士帮忙,家里没人来看他,医院里待久了,病友和医务人员都把他当亲人,分享美食。
“有人问,从事精神康复服务的意义在哪?”她顿了顿,自问自答道,“每每想起这个孩子,你就会觉得这个事情得做一辈子,得做更多,直到每个人都能摆脱障碍的人生。这7万多人本值得更幸福的人生,可以享受温暖的社区氛围,而不是被标签认识限制住一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苏赞、林琳图:受访者提供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