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叶间我和老师的那些年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0904/4250101.html

又是一年九月到

有这样一群人结束了假期

与学子一同开启新征程

那就是我们可敬可爱的老师们~

他们在学生的眼中有着同样的“外表”

严肃的面庞,犀利的眼神,高昂的语调

他们在学生的心中也有着不一样的灵*

或是“铁汉柔情”,严厉之下蕴含着温柔的关怀

或是“宝藏女孩”,刻板之外隐藏着活跃的性格

上学时我们吐槽最多的可能就是老师

但玩笑的背后却是我们对老师的亲昵

离校后我们怀念最多的可能还是老师

追忆的是时光的脉脉温语与深刻记忆

说起伴我们走过漫漫求学路的老师

想必大家都会有数不清的话题吧

老师的经典语录你是否记忆犹新

老师做的哪些事情令你刻骨铭心

而现在,又是一年的教师节将至

我们广集“老师给你印象深刻的事”

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在他人叙述中窥见自己心中老师的影子

一起穿过漫漫学生岁月

追忆那些年,我与老师的那些事吧~~

感谢你们,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可能是成绩低潮时的帮助

离高考只剩一个多月时,如同三角函数曲线一般起起落落的成绩是我那段时间里的噩梦。我深知这一战的重要性——人生道路中第一个可以影响到未来的岔路口,但无奈焦虑、迷惘、起起落落后的力不从心,甚至是无缘由的颓丧,自始至终填充着那段日子。班主任老师很着急,一次次找我谈心,课上师长,课下如父,他是那个时期我可以放心地面对挑战而永不言弃的坚实后盾。

高考前夕,备战紧张,不容丝毫的分心,当我与班里一位同学产生矛盾时,那位家长致电班主任老师,老师一人劝导处理,平息了整件事,让我不曾为这件事而影响。是老师始终小心翼翼地护住了我那段重要日子里的敏感与脆弱。事无巨细,他总是会注意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时时呵护,细心尽责可比之父母。

可能是一次孤独时的陪伴

他是我的初中班主任,在高考后我想要咨询报考的相关事宜,但是家长却因为一些原因不能陪着我。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问他有没有时间和我去太原(省会,离家很远),没想到他一口答应,立即推掉了下午的会议,从下午一点开车陪我去太原向北大医学部的招生老师咨询,直到晚上八点又开车把我送回家来,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我永远也忘不了他给我的帮助。那次陪伴,不仅让我获得了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机会,还让我体会到老师那温情的关爱。

可能他在我们怯弱时给了我们勇气和力量

小时候我十分害羞,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向老师问好的声音也是小小的。四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位办事干脆利落的女士,几乎每次见她,她的头发都被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我总会被女士的威严所震慑。

学校有早读的惯例,一般都会统一规定早读的内容。那天我们班的语文老师请假了,女士就让我到隔壁班去抄早读的诗歌。可想而知,我在隔壁班的门口徘徊了很久。正犹豫的时候,我突然被女士直接推进教室,拉到了第一排的空座上:“快点!”我烫着脸,直愣愣抄完诗就小跑出去,看见女士悠悠地站在门口,默默的等着我。

六年级时候的我也成了像女士一样办事干净利落,落落大方的人。女士笑着说“你也变成‘老油条’了”,实际上,在我被女士推进一堆陌生人的时候,有些事情就已经改变了,虽然可以说是落荒而逃,但那却是我第一次勇敢的克服了心里最大的障碍。

初入大学,你们教会我如何成长

可能从他的指引中我们确定了未来的方向

上大学以后,一切都是未知的开始。对于新的生活环境的陌生、对于新同学的不熟悉、对于大学学习方法的不了解、对于专业未来和大学生活的不清晰都使我在大一时总是感到迷茫与彷徨。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改变了我所有消极情绪的好老师。

他是我大一选择的在医学部的生活导师,每一次我遇到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时我都会去咨询他,有时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他没有被打扰的不耐,只有长辈般的关怀。从他的介绍与开导中,我对于专业的学习方法和专业的未来走向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期待。感谢他的帮助,让我平稳地度过了大学生活的适应期,我不再“丧”,而是变得更加积极进取,更加自信从容。

可能他在我们内心痛苦难过时关心我们

期末季的时候,很多问题接踵而至,出访活动和比赛集训冲突,学习的吃力等等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那是一个周五的深夜,我从排练厅出来,北方冬天的寒气刮蹭着我疲惫的目光。室友们在外面自习,回到宿舍的路还很远很长,我一下子不知道何去何从。孤独感像黑暗一样袭来,我一下子湿了眼眶。泪眼朦胧中,我不知怎么的就来到了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里。老师坐在淡淡的灯光里,向我微笑,我坐在沙发上,泪水一下子决了堤。老师递来一包纸巾:“没事,缓缓再说。这里就我们俩,我陪你。”好久没有这样痛快的哭过了,在他乡独立成长的我好不容易在此刻任感情肆意的宣泄了出来。是夜,我们聊了很久,学习,生活,工作……暖暖的灯光融化了夜色,窗外的校园在交心的私语里只剩下了一片寂静。

突然我不再孤独了。

可能他的言传身教让我们终身受益

教师节将近,我不由想起了大一时外文历史课程的老师。第一次课老师推门进来,“我的课要求的是讨论与交流,不是文本研读,希望大家踊跃参与到讨论当中来”。果不其然,大家都觉得老师不错,态度积极。

课程讲的是西方文化进程,从古希腊文化的辉煌开始,到《出埃及记》的艰苦卓绝,老师同我们畅谈历史,与我们讨论过俄狄浦斯故事中关于命运决定人生的思考、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的失策与自大,甚至提及文艺复兴时期选择古希腊文化的原因。

这门课的老师教会了我真理产生于交流,让我想起那本《真理诞生于个问号之后》,相当贴切,言传身教,终生受益。

是你们,带我走入医学的殿堂

可能他的努力也感染了我们

故事的开始,她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和我一样习惯在医学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自习的人。直到有一天,她站在讲台上给我讲课,我才意识到那是我的老师。于是在后来的无数次的相遇里,我开始观察她。

那是周末,但她似乎仍然在工作,远远地我能看见那是课件,那是文献。她很认真,以至于我都没有机会打一声招呼。终于,有一天在走廊上,我说了声“老师好!”在后来的每一个周末,我和她都会打招呼,心照不宣地坐在我们熟悉的位置忙碌着。她也许不知道,在我的期末季里,她就是我的精神支柱,老师还在认真备课,我又怎么能懈怠呢?

可能我们和他学到了新的学习方法

刚刚进入大二不久,知识点多,范围广,难度加大的医学课程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都说系统解剖学很难,学下来也确实不容易,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好的实习老师。

在解剖实习课上,老师的讲解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实习指导也非常耐心细致,最独特的是她会当堂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来帮助我们了解复杂结构的位置,通过临床病历让我们对某个结构的功能有更深地了解,使它变得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因为她,我爱上了系统解剖。

可能从他的话语中我们得到专业的荣誉感

在上《大国崛起》课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令我记忆犹新。课程大概进行到四分之三时,有一周的课突然被取消了,这对于70岁高龄仍然奋斗在课堂一线的老师来说是极罕见的。等到下一次课,老师才告诉我们上医院抢救才不得已取消了课程。先医院抢救的,主管医生基本都是北大医学部毕业的学长学姐。老师说这些医生的医术和医德都让他很敬佩,并且最终夫人转危为安。老师嘱咐他课上的几十个大一的医学生要好好学习医术,以后救人性命,同时真诚地请求我们有机会的话给那些学长学姐表示他的感谢。几百人的课堂掌声雷动。身为一个医学生,在这个时刻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感动。教授的风骨和才识,都令人心生敬佩。

可能他的教导让我们懂得医学魅力

两年多的大学时光里,喜欢的老师有很多,可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却是精神障碍护理学的老师。

还记得老师在课堂上高度还原的症状模仿令整个课堂跌宕起伏,“我觉得我的胃翻转过来了”、“汽车在公路上、冰天雪地、春暖开花”……在每个精神症状都讲了非常准确生动易理解的例子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无论你听起来这个事情多扯,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一定要尊重患者的体验,不管是不是客观存在,所有的痛苦都是真的。”那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精神科,从此对精神科肃然起敬。

可能还有很多……

小时候的教师节

我们给老师送上

一捧小花、一杯热茶、一句祝福语

而今

也许你要感谢的老师恰好不在身旁

也许你怀念的事已经过去许久

但是

老师的谆谆教诲

老师的语重心长

老师的无私帮助

始终都镌刻在我们心里

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节日

大胆地送上你给老师的祝福吧

欢迎同学们积极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你与老师的那些年那些事儿

纸短情长

师恩难忘

文案整理

史洪静

文案审核

赵虹乔

编辑

史洪静

责任编辑

吕博晨赵虹乔

校对

史洪静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