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全防范谨防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 [复制链接]

1#
我国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2/5481250.html

第期脑科学日报

年5月14日

科学时讯

1,NatureNeurosci|前沿!L3MBTL1蛋白调控ALS/FTD相关的蛋白*性和质量控制

来源:逻辑神经科学

近日,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和医学院的JiouWang课题组揭示出了ALS/FTD相关蛋白质量控制的关键调控因子,包括SOD1突变蛋白和C9orf72双肽重复蛋白,以及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蛋白*性应激反应的失调。

该项前沿性成果于年5月6日以L3MBTL1regulatesALS/FTD-associatedproteotoxicityandqualitycontrol为题在线发表在NatureNeuroscience上(IF=19.)上。

阅读链接:

NatureNeurosci|前沿!L3MBTL1蛋白调控ALS/FTD相关的蛋白*性和质量控制

2,CurrBiol:揭示感觉信号在大脑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来源:转化医学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urrent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罗格斯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其它运动信号而言,大脑皮层中的感觉信号或许在不同神经细胞之间拥有不同的连接模式且会对行为产生不同的效应,这些感觉信号在控制机体运动和其它功能上扮演着关键角色,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域会发送信号来刺激肌肉产生反应。

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多种运动障碍的新型疗法,包括帕金森疾病、亨廷顿氏症或其它精神性疾病,比如强迫症等。

阅读链接:

CurrBiol:揭示感觉信号在大脑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3,苍白球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概率图的研究

来源:神外资讯

苍白球内侧部(internalglobuspallidus,GPi)脑深部电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是治疗原发性全身性和颈部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手段,但25%的患者对此治疗无反应。DBS电极放置部位的差异和刺激设置不适当可能是导致治疗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德国维尔兹堡Julius-Maximilians医院神经内科的MartinM.Reich等在欧洲数个医疗中心开展大型临床研究,探讨苍白球区的最佳刺激方案,结果发表于年05月的《Brain》杂志。

阅读链接:

苍白球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概率图的研究

4,月经周期与精神病性症状

研究速递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通过检索Embase、Medline及PsychINFO数据库,伦敦国王学院的一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旨在评估月经周期与精神病性障碍恶化的相关性。该研究于5月9日在线发表于SchizophreniaBulletin(影响因子6.)。

结果显示,围月经期(本次月经周期第24天至下一周期第5天)内,患者的精神科入院风险显著升高,精神病性症状评分似乎也更高。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精神病性障碍的雌激素假说。然而,未来的此类研究仍需对月经周期及症状学进行更精确的评估,以确认上述发现。

详情链接:

月经周期与精神病性症状

研究速递

5,MolecularPsychiatry:抑郁症患者经ECT治疗后齿状回增大的7T磁共振成像研究

来源:思影科技

ECT(电休克)被认为是治疗抑郁最为有效的方式,然而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有关动物ECT相关研究中发现海马齿状回存在神经元再生现象。在人类研究中也有报道指出海马增大,但由于常规MRI技术难以对其亚区进行准确的测量。对此,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MolecularPsychiatry杂志发文表示:通过7T高场强MRI扫描有助于对海马亚区进行更为精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海马齿状回体积的改变与ECT治疗抗抑郁有关,并且可能反映了神经元的再生。

详情链接:

MolecularPsychiatry:抑郁症患者经ECT治疗后齿状回增大的7T磁共振成像研究

6,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早发型癫痫相关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来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早发型癫痫(earlypost-acutestrokeseizures,EPASS)相关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EPASS若为中-重度卒中、梗死累及皮层、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发作频率≥1次/d的患者同其他患者相比出现认知障碍的风险可能较高。

阅读链接:

论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早发型癫痫相关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7,大麻素受体信号通路在亨廷顿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receptor,CBR)主要通过CBR1和CBR2信号途径在神经递质释放、突触可塑性、基因表达和神经元活性的调制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CBR1介导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肽Y/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等相关信号通路在调节亨廷顿病纹状体神经保护中发挥关键作用。我们着重综述有关CBR1相关信号通路在亨廷顿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防治亨廷顿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药物靶点。

阅读链接:

大麻素受体信号通路在亨廷顿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阅读分享

1,PNAS:二十万篇论文揭露科研产出与名校声望的关系

来源:集智俱乐部

近日,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AaronClauset等研究者,在收集大量科研人员的数据后,对“博士毕业院校的声望,能够代表科学家能力”的假设提出来质疑,他们认为早期的学术训练更重要。

阅读链接:

PNAS:二十万篇论文揭露科研产出与名校声望的关系

2,审稿专家:国自然基金都愿意资助什么样的人?

来源:弗雷塞斯

国自然是科研人最想得到的认可,有了基金,也就等于有了经费,在国外,你只要能拿到NIH的经费,你就可以到某个高校成为研究院,进行招生了...然而,国自然并不是那么好中,个中原因一般人也不知道,除非手握CNS,大部分人都需要了解一些技巧和缘由。

笔者不才,最近几年每年都会参与自然基金项目的评审工作。今年自然基金评审工作,刚刚告一段落。笔者在评审过程中,关于那些因素影响一个基金本子能否命中方面,有些个人感受。今天有空总结一下,写出来,希望对广大正在准备申请自然基金项目的科研工作者,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阅读链接:

审稿专家:国自然基金都愿意资助什么样的人?

3,Rhoton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学遗产-跨越50年之演进与转化的分析

来源:楠阅读

作为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学研究的先驱,AlbertL.RhotonJr.给这一不断拓展的领域带来的是激动与领悟。他所做工作的影响已经被公认为神经外科历史上的基石之一,得以促使全球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都变得更加安全与微创。我们作为他曾经的研究员的代表,在本文中基于历史的视角回顾了他的大量著作,并且探讨了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学研究的前景。

阅读链接:

文献导读

Rhoton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学遗产-跨越50年之演进与转化的分析

审校:Simon

题图:摄图网

前文阅读

1,脑科学日报

CurrentBiology:发现午睡调控基因;为什么抑郁常常伴随胃肠道不适?ICLR论文:让AI学会恐惧

2,脑科学日报

Cell:全新钙指示剂,走进“多彩”的神经元世界;Science:谁在精准控制大脑发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

精神障碍患者都有暴力倾向吗?

作为家庭成员,

如何预测患者的暴力风险?

如何防范与应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暴力行为?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请听小编细细为您讲解~

精神障碍患者都有暴力倾向吗?

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行为是患者在精神症状或其他因素影响下,忽然发生的威胁人身安全或损伤的破坏行为。患者受幻觉、妄想或其他思维障碍等病态影响,或者是为了防卫,或者根本没目的,只是一种突然产生的冲动行为,常人往往难以理解。家庭成员作为密切接触者,属于患者施暴的高危人群。

由于大众缺乏对精神疾病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普遍认为精神病人都具有“破坏性“、“容易危害他人”,对精神病人恐惧、躲避是司空见惯的事。调查表明,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约占患者总数的10%,其中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所占比例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病人的暴力攻击行为常发生在疾病的显症期,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所为,经过治疗大部分能得到有效控制。为此,患者一定要定期专科复诊,接受精神专科医生对暴力风险行为的预测和评估,以便及早防范和处理,避免和减少意外的发生。

如何预测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风险?

病人发生暴力行为前,可能会出现情绪、言语或行为反常的一些征兆。精神病人暴力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①既往曾出现过暴力行为,或者有攻击言语,威胁、损害财物的行为,以及合并有酒精、*品依赖的。

②拒绝住院治疗,或是治疗态度消极,服药不配合,兴奋躁动,易激惹,情绪不稳定的。

③年轻、男性,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

④有不良教养方式,或受父母虐待等家庭环境影响的。

⑤暴力行为出现之前,病人常常有行为改变,如提高嗓门或者说话不清,甚至嘲讽辱骂有威胁性言语,如果有来回踱步,敌意明显,紧握双拳等动作,也要提前注意避免暴力风险。

⑥住院治疗的急性精神病人,其暴力行为高峰集中在入院后2个月内和病情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

精神障碍患者发生暴力行为时,该如何应对呢?

你需要第一时间拨打寻求民警帮助。

同时减少与患者的目光接触,保持开放身体姿势,站在患者侧面呈三角形位置。

若患者持有凶器,不可只身靠近病人,以防发生不测。此时,可由家属对其进行劝说,分散其注意力,与之对话时要沉着冷静,好言抚慰,避免增加病人的恐惧和敌意。如果患者已被激怒则不要过多交谈,可以及时请来受病人尊重的亲友或同事给予劝说,以帮助平息事态。另外2~3名体力较好的人从其背后、侧面迅速冲上去抢夺病人手中持物,将其制服。也可手持棉被作为“盾牌”,扑上去盖住病人,约束限制其行动。约束病人时,可选用宽布带固定病人四肢,或约束在床上,医院进行治疗。

精神障碍是一场心灵的感冒,遵医嘱定时按量服药,并定期复查,及时对暴力风险行为进行预测和评估,能够有效的避免和减少意外的发生。

转发给身边的家人、朋友

让更多人了解精神障碍患者

学会防范与应对

保护患者与您的安全!

-End-

您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