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病专治 http://pf.39.net/bdfyy/bdfzj/190623/7239999.html作者:ChrisAiken,MD(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dyskinesia,TD)是抗精神病药的严重副作用之一。一旦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是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者出现不自主运动,很多医生往往会下意识地判断「TD来了」,进而做好了症状不可逆、至少是不完全可逆的心理准备。
然而,并非所有的不自主运动都是抗精神病药所导致的TD,也有可能是另一种运动障碍——自发性运动障碍(spontaneousdyskinesia,SD)。
自发性运动障碍
二十世纪早期,EmilKraeplin和EugenBleuler首次描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SD。SD是精神分裂症病程的一部分,既可发生于已经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尚未用药者也不能幸免。SD的症状看似与TD并无区别,但并非抗精神病药所致;事实上,有效的抗精神病药反而有助于改善SD症状——SD毕竟是精神分裂症固有的一部分。
我们凭什么说SD是精神分裂症的一部分呢?SD症状具有波动性,TD同样如此;关键在于,SD症状的严重度与精神病性症状的强度呈现同步性:精神病性症状越重,SD倾向于加重,反之亦然。SD是个体对精神分裂症遗传易感性的一部分。尽管在一般人群中很难见到,但SD在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中并不鲜见,而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罹患SD的风险为一般人群的2-3倍。
SD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相当常见,并随着病程的延长而恶化:病程早期,SD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患病率很低(4%);然而在未用药的60岁以上患者中,SD的患病率可高达40%。如上所述,SD在一般人群中很罕见(29/,人年),但在老年人及脑损伤个体中则相对常见;TD在这些高危人群中同样更常见,提示TD与SD可能具有共同的病因。然而,情感障碍患者罹患TD的风险升高,而SD则不存在这一现象。
建议
新上市的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抑制剂valbenazine和deutetrabenazine所针对的是TD已知的部分病因——多巴胺超敏。这些药物的确可以有效治疗TD,需治数(NNT)为4-7。然而,这些药物对SD有效吗?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回答。
然而,精神分裂症的一个被忽视的理论有助于解答这一问题:生物学及家族研究显示,多巴胺超敏是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高危因素,且在SD和TD的发病中均扮演着角色。因此,VMAT2抑制剂有望同时改善SD及精神病性障碍本身。事实上,利血平是最早的治疗精神病性障碍的药物之一,其问世早于传统意义上的抗精神病药,而该药正是一种VMAT2抑制剂。
结语
运动障碍与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关系相当复杂,绝非「抗精神病药诱发及加重运动障碍」那样简单——
▲一方面,抗精神病药可以真正改善SD;另一方面,抗精神病药可导致帕金森征,掩盖TD患者的不自主运动,导致其看上去也可以改善TD。
▲一方面,停用抗精神病药可以真正恶化SD;另一方面,停用抗精神病药也可能诱发撤药相关运动障碍,加重TD症状。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开始VMAT2抑制剂治疗之前,医生应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估运动症状,仅凭患者自己的报告并不够。若使用VMAT2抑制剂2个月后运动症状未见改善,则停用VMAT2抑制剂,几个月后再行评估,观察运动症状是否在无针对性治疗的情况下恶化。
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运动障碍
信源:ChrisAiken.NotAllThatWrithesIsTardiveDyskinesia.PsychiatricTimes.April17,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及检索历史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