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学科交流,汇聚酒精相关性疾病真知灼见北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年12月28日~29日,北京朔风凛冽寒气逼人,北京大学(医院)肝病研究所主办的“纪念陶其敏教授系列肝病讲座”会场内却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讲座聚焦酒精相关疾病多学科综合评价和诊断、治疗进展,组织者精心策划编排,在年末为众多学员奉上一场内容丰富的学术盛宴。北京大学(医院)肝病研究所所长助理饶慧瑛教授主持开班,她介绍道,本季为陶其敏肝病讲座的第一季,今后还将持续进行,每季围绕一类疾病展开讨论,借此形式深切缅怀陶其敏教授为我国肝病事业做出的贡献。

年11月15日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原北京医学院肝病研究所)创始人陶其敏教授不幸离世,享年86岁。她是中国第一支血源性乙肝疫苗的研制者,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首任所长、名誉所长,是打响中国乙肝狙击战的第一人,她在自己身上试验了第一支乙肝疫苗,为中国的检验医学事业、特别是肝病的实验诊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我国缺乏先进试验条件的情况下,陶其敏教授成功研制了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在当时它的出现和接种让更多的新生儿,尤其是乙肝病*感染母亲的新生儿感染乙肝的机会大大降低。这一贡献改变了我国乙肝病*感染的状态,大大降低了乙肝感染率,并形成了3次注射接种的基本规范。陶其敏教授还研发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的试剂,这是诊断乙肝现症感染的重要标志。

——北京大学(医院)肝病研究所

所长魏来教授

本次学习班首次尝试以多学科联合形式阐述酒精相关性疾病,全面介绍酒精引起的消化、心血管及神经精神等各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从整体角度评价酒精对健康的影响,并就临床中处理酒精相关疾病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

28日下午

在28日下午的讲座中,首先由北京大学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北京大学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常务副主任王豪教授开场对酒精引起的相关疾病进行概述,他指出酒精在饮用后数分钟即分布于全身,几乎可以进入身体所有的组织,这是酒精引起多脏器损伤的基础。随后他分别将酒精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的影响提纲挈领地加以阐述,让学员先从整体感知各类酒精性相关性疾病。

北京大学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刘玉兰教授围绕此前曾被消化、影像科医生忽视的一类特殊的慢性胰腺炎深入讲解,即胰十二指肠沟部胰腺炎(ParaduodenalPancreatitis)又名沟槽部胰腺炎(GroovePancreatitis),这类胰腺炎患者临床上并无特异性症状,主要以体重减轻、上腹部疼痛等为表现。内镜检查时应特别观察十二指肠乳头部是否有布氏腺增生;影像上,CT平扫仅沟槽部可见板层状软组织密度影,界限不清,增强CT或核磁能够辅助诊断,须加强与影像科医师的沟通,注意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北京大学医院精神科曲姗副主任医师带来的题目是《酒精性精神疾病的诊治》,她主要从酒依赖、急性神经精神症状、酒精中*性精神障碍三方面展开讲解,结合临床病例生动描述了三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并由浅入深解释了“借酒浇愁愁更愁”等俗语背后蕴含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后详细解答了学员有关治疗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的疑问,并提出了可行的临床建议。

北京大学医院药剂科冯婉玉教授发表题为《酒精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的专题报告,她先带领大家认识了若干饮酒误区,如喝酒前吃东西防醉酒?喝茶和咖啡可以解酒?喝酒有助睡眠?适量饮酒对健康无害?冯婉玉教授从酒精吸收代谢的科学角度一一击破这些饮酒误区,学员有如醍醐灌顶之感。

最后,北京大学(医院)肝病研究所所长助理饶慧瑛教授对临床中如何帮助患者科学戒酒做了详尽的综述,首先她强调了戒酒给患者带来的获益,戒酒可以改善酒精性肝病造成的肝损伤的转归和组织学表现,甚至减少酒量、不完全停止酒精摄入也可以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生存率。随后,饶教授分享了戒酒治疗包括药物、手术等相关临床经验,以及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诊治。

29日下午

在29日进行的系列讲座中,北京大学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陈红教授就酒精性心肌病诊治进展展开专题论述,她指出酒精相关性疾病几乎成为WHO最重视的疾病,共颁布近20余部酒精相关疾病的文件。陈红教授查找诸多国内外最新的文献资料,讲解了酒精性心肌病的研究现状。尽管在酒精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仍有许多未知,也没有正式的专业指南可以参考,但她同时指出“戒酒”这一最基础的治疗方法对酒精性心肌病是最根本的,再反复强调也不为过。

北京大学医院神经科主任高旭光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带领大家从神经系统的解剖角度回顾了酒精对神经系统的损伤,他主要围绕Wernicke脑病、Marchiafava-Bignami病、慢性酒精中*性周围神经病3类典型神经损伤进行了全面介绍,就酒精性痴呆的一些争议深入探讨并发表了见解。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碰到不同的人对酒精的反应千差万别,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千杯不醉的“酒神”、嗜酒成瘾的“酒*”,又是什么让一些人成为不胜酒力的“一杯倒”、“红脸关公”?沸沸扬扬的“茅台保肝”到底有无科学支撑?北京大学(医院)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教授用4张示意图对酒精代谢及过量饮酒的伤害逐一解读阐释。

北京大学(医院)肝病研究所书记封波教授就酒精性肝病做专题报告,对影响肝病进展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整个会议进行总结。酒精相关性疾病在临床工作中颇为常见,本次学习班从多学科、多角度全面深入细致分析,集知识性、趣味性一体,提高了医生对酒精相关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临床医生在进行系统学习后可为患者戒酒提供更科学的指导。至此,“纪念陶其敏教授系列肝病讲座”第一季圆满落幕,敬请期待年北大医院肝病研究所的更多精彩培训!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张丽媛整理报道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官方APP壹生转载请注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