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法阅读:赏析作品的艺术形象及内涵——
《考试手册》说明:
赏析、评价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
赏析作品的意象、意境。
1、“作品的形象”广义上是指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的,有着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散文中的形象通常指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物象。欣赏散文中的形象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形象的特点以及塑造方法和作用,二是形象的内涵、意义。
“作品的内涵”是指由作品中的特定社会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要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领会和把握的前提下,领悟文章所表达的言外之意。
2.高考在“作品形象”方面的命题有何特点?
(1)就命题文体上讲,在文学性作品、古诗鉴赏、史传类文言文阅读中都会有所体现。
就散文而言,偏重选择咏物和写人散文,因为这两类散文都包含着形象——人物形象和物象。
(2)作品的内涵较广泛,命题时往往选择它所依附的事物,如象征物、人物形象等考查,这时,形象和内涵就合二为一。有时会选择一些内涵丰厚、情感丰富的句子作为命题对象。
(3)虽说文学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两种,但就散文而言,考查重点放在“物象”上。考查“物象”,主要考查主要物象、次要物象的内涵和作用。散文中的人物形象考查主要是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分析人物品格、品质、精神、思想等,尤其注意从细节、对话方面考查对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
(4)就命题形式而言,在上海高考中,艺术形象有四种考查方式:
①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②作品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③人物形象/物象在文中的作用;
④评价艺术形象。
认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掌握其分析方法
基本概念
散文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有所不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加工提炼而成的,是艺术的真实,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也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当然,文学性散文(包括古诗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体现在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上,而思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考法1.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1)明了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和内涵,包括身份、地位、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性格牲和人物形象意义。(简言之,性格+精神)
散文写人,重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如写历史之人,写功成名就之人,写作者敬仰之人,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敬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的推崇。
(2)掌握分析塑造人物的手法,理解、概括人物性格、品质、精神等特点
散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同小说一样,即要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和侧面描写(正衬、反衬等)。所不同的两点是:①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像小说中的那样丰满、完整,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因此,在分析概括时,要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用几个词语集中概括。②与小说不同的是,散文中作者经常会有议论、抒情,而这些议论、抒情句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
规范答题:
(1).审题
审题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题差不多,主要审清:
①是分析还是概括。②是形象特点还是性格特点。(“分析”必须结合文中材料)
(2)答题
答题的核心是对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作出准确的概括和分析。为此,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将人物置于文中的具体事件和特写中去把握。掌握文章写作背景与作者的情感倾向,特别要学会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来解读人物言行,找出其独特性。
②人物的精神风貌由人物的思想、人物的社会价值组成,特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