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与精神问题,心理医生与心理咨询师,这些究竟有什么区别?
心理问题是什么?
要说清这个事情,我们还得先从什么是心理问题说起。问题,不是指学习中专门做的作业题,而是事故或麻烦的意思,也包括一些需要解决的矛盾和疑难。那么心理问题,简单说就是心理方面出现的麻烦、矛盾和疑难,通俗地说就是心理上出现的各种烦恼、困惑、麻烦、痛苦。
虽然看心理医生在国外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国内仍有很多人对精神心理疾病存有偏见,不愿承认自己或亲人有心理疾病,甚至认为看心理医生意味着是自己不正常或者有精神病,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因此,很多人宁愿饱受精神心理上的痛苦折磨,以致于夜不能寐,甚至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也不愿就诊。这种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其实是源于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认知不足所造成的,面对“病耻感”应理性看待。
心理问题≠精神疾病
拿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例子来说吧:
比如考试不及格,孩子被老师批评而不敢去上学;突然丢了工作好长时间觉得苦闷压抑,难以疏解;一个人遭遇婚姻变故后变得不振整天悲伤,无法释怀......
这种情况下,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得到缓解,往往会成为心理问题。
熬出来的精神疾病
若孩子因心里的阴影长时间里无法上学,那么可能会发展为一种心理障碍;如果一个人离婚半年甚至更久,还无法从悲伤中走出来,就要考虑是不是抑郁症、精神障碍等问题了!
通常情况下,如果在初期出现了心理问题,但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时间一久可发展成为“潜伏的”精神疾病!
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区别
怎么判断是心理疾病还是精神疾病?
比如考试失利沮丧,家庭争吵后心里苦闷,失恋、工作不顺等生活中的一些情况造成的情绪波动,可出现短时间的情绪障碍。
这是常见的心理问题,要明白一点,这是暂时性的,通过心理疏导、自我调节等方式可以得到很好缓解。
但精神疾病的发生有一些信号,我们常常认为只是情绪问题。
一旦精神出现了问题,患病的人不论是认知、行为还是情感等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状态。
比如一个人近段时间突然表现得跟原来很不相同:脾气突然改变,行为怪异,性格大变,不愿与人的交流,情绪焦虑,抑郁,多疑等等。
这些反常的现象都预示着精神疾病。并且现象通常是持续性,必须经过专业精神科的治疗才能解决。
精神疾病早期信号
患心理问题的人一般自己都清楚,往往会主动寻求家人、朋友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但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往往缺乏自知力,不愿承认自己有病,更不会主动寻求帮助和治疗。
精神疾病早期是有“信号”的,可通过一些症状分辨出早期的精神疾病。
失眠或睡眠不好,常出现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噩梦、早醒的问题;
情感变得冷漠起来,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脾气反复无常;
性格突然发生改变,原本活泼开朗的人突然不愿意接触人;
偶会会变得敏感,有时甚至会出现幻视、幻觉的症状。
在出现早期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专业治疗,才能有效控制住病情,预防病情往严重方向发展。
试想各位,应该明白这二者区别与联系的了吧。若遇上述问题,可找专业的精神心理专科治疗。这样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损害小。
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
首先说心理问题有轻中重之分。轻度心理问题和中度心理问题,由心理咨询师来处理,处理的办法是心理疏导(又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通俗的也叫心理治疗)。重度的心理问题,也由心理咨询师来处理,处理的办法也是心理疏导。还有一类与心理相关的问题,叫精神问题,顾名思义,就是精神方面出了问题,医院的精神科医生来处理,处理的办法是药物+心理疏导。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并不清楚心理和精神的区别,也不清楚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区别,感觉他们都是和人的头脑内心打交道的,所以把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统称为心理医生。这就是心理医生这个称谓并不准确的关键所在。
精神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精神问题比心理问题严重得多,它们已经不是程度的区别,而是有了性质的区别,按生本能心理学的认识,这个区别的最典型和明确的标志是意识是否存在障碍。拿抑郁问题来说,抑郁情绪属于轻中度的心理问题;抑郁症属于重度的心理问题;而重度有意识障碍的抑郁,就就归精神科管了。
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医学很强势,把重度心理问题划归到精神医学的范围,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领地,在这个问题上有些界线不清。
以强迫症来举例
强迫思维(强迫想法)和强迫行为,都属于强迫表现,但只有轻、中度的强迫就属于轻、中度心理问题,这时候对工作学习的影响不太大、痛苦程度也不太大;如果程度较重了,自身感到很痛苦,对工作和学习的影响也比较大,这就叫重度心理问题了,以上情况都可以找心理老师做心理疏导。但这后一种重度的心理问题,现在被精神医学划到疾病的范围,并且在有话语权的层面也取得了倾向性认同。还有一类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表现,程度较重,而且伴有意识方面的障碍,强迫表现做为一类症状从属于这种精神问题,所以属于精神问题,要由精神科医生来处理。
心理医生的称谓不准确
若把精神科医生称为心理医生,不准确,因为精神科医生主要解决精神问题,既能用药也能用心理疏导。把心理咨询师称为心理医生,也不准确,因为心理咨询师虽然解决心理问题,但不是医生,也不能开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两种专业人员,两者处理的问题各有侧重,精神科医生可以用药和心理疏导的方法处理精神问题者和心理问题者,心理咨询师不用药只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处理心理问题者。术业有专攻,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努力工作,为更多人带去健康。心理医生的称呼,有点类似于我们说把电医院,把啄木鸟称为森林卫士、树木医生一样。
“心理医生”是中国文化语境下通俗说法,主要是群众用来指称从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医务人员、心理学人员(主要是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以及不是医学出身的心理咨询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