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康复中心 http://pf.39.net/bdfyy/zjft/最近看到医学界有这个一种说法,哀伤其实也是一种精神病。
什么?作为有情感的人类,平时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会伤心很正常吗?
这里的哀伤其实不是普通的哀伤,而是在面对一件事情所引发的悲伤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比如说身边人的逝世。
被精神病学领域“圣经”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在第五版中针对这种情况增加了一个新的疾病种类,复杂性哀伤障碍(也叫创伤性或持续性哀伤)。
复杂性哀伤障碍是指持续6个月以上的深度哀伤,并且在手册中给出了明确的诊断标准:
第一,失去爱人的人每天都会深深怀念逝者,或者对逝者的思念使患者失去了行为能力;
第二,下列症状中至少要有5项十分严重,极大地干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1、对于自己在人生中的角色感到极为困惑。
2、难以接受爱人的去世。
3、抗拒任何会让人忆起逝者的事物。
4、死亡发生后无法相信他人。
5、因亲人去世而感到很痛苦或愤怒。
6、难以开始新生活。
7、亲人去世后,变得很迟钝。
8、感到生活毫无意义。
9、因亲人去世而不知所措、茫然或震惊。
然而在对于如何治疗这种疾病却有不同的声音。
有些人就认为那些抑郁症患者如果连续2周出现症状就能得到救治,而哀伤者却要等待6个月才能得到治疗,那对于这些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这是不公平的。
而支持者则认为,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证明诊断的准确性就对其进行治疗,会有过度医疗的风险。
之所以在分析正常的哀伤、复杂性哀伤和抑郁之间的区别时争议不断,是因为这种分析反映了精神病学在根源上的两难处境:
一方面,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都很主观,并不像其他生理疾病可以通过检测几个数值来进行客观判断。
另一方面,精神疾病也是正常状态的一种延伸,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发展成疾病。
正常状态与精神疾病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线——精神疾病的诊断永远是个难题。
kakal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