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hhlsq.com/作者:医院主管药师梁灵君
抗精神病药的神经系统常见副作用
通常主要指锥体外系反应,在用药患者中相当常见和突出。
副作用1:肌张力障碍
指拮抗肌群的不自主收缩,导致扭曲、持续存在及反复出现的动作或异常体态,最常发生于头、面及颈部,对患者造成高度的躯体及精神痛苦。
症状和体征:身体任何部位肌肉痉挛,如:眼上翻;头、颈向一侧扭转(斜颈);无法吞咽或清晰说话;极个别背部拱起或下颌脱位等。
发生时间:急性肌张力障碍可发生于服用抗精神病药数小时内,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发生于服药后数月至数年。
治疗:根据严重程度给予抗胆碱能药物,或更换EPS风险低的药物。
副作用2:假性帕金森综合征
包括一系列药物所导致的、与帕金森病高度类似的症状表现,包括行动迟缓、强直及震颤。
症状和体征:震颤或强直;运动迟缓(表情减少、语音单调平静、躯体运动缓慢、起动困难);思维迟缓;流涎等。
发生时间:抗精神病药开始使用或剂量增加后数天至数周。
治疗:根据临床情况:减少抗精神病药剂量;换用假性帕金森综合征风险低的抗精神病药;给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
副作用:静坐不能
指一种不安及紧张感,通常(但并不总是)迫使患者不停活动,导致心境不良甚至自杀。
症状和体征:主观不快、内心不安,有强烈渴望或冲动去活动,如:坐位时跺脚、不断交叉/分开双腿、倒脚摇摆、不停徘徊等。
发生时间:急性静坐不能发生于开始服药或增加剂量后数小时至数周;迟发性静坐不能发生较迟,在停药后仍可持续。
治疗:根据临床情况:减少抗精神病药剂量;换用静坐不能风险低的抗精神病药等。
副作用4:迟发性运动障碍
多见于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的患者,减量或停药时最易发生,表现为一种持久的刻板重复的不自主运动。
症状和体征:可见各种动作,如:吧嗒嘴或咀嚼、伸舌、舞蹈样手部运动、骨盆耸动等。
发生时间:数月至数年,约50%病例是可逆的。
治疗:根据临床情况:停用抗胆碱能药物;减少抗精神病药剂量;换用迟发性运动障碍风险低的抗精神病药;加用银杏叶制剂等药物治疗。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医院主任药师杨瑾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