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wangbawang.com/m/N海都记者江荷通讯员陈宇娟
经过一个漫长的假期
回到岗位上的大家
都感到“压力”山大
不少小姑娘甚至感到
“胸闷、胸痛、憋气、心悸”
一细想,这不是心脏病吗?
……
医生啊,我今年才24岁,可好像得了心脏病啊。
在福州工作了2年的小方医院医院,向心内科林建珍医生描述了自己最近的奇怪症状。
原来,小方在药店上班,因为疫情,今年过年她没回安徽老家,而是选择继续工作。
“虽然表面上勇敢,但心里还是很害怕的,每天来买药的人不少,如果哪个‘中招’了又不说,我就是密切接触者啊……”即使心里担心得要命,小方也不敢表现出来,每天下班回到宿舍又无处纾解。忍受着这样的煎熬,小方战战兢兢地度过了2个月。
最近,小方起床时经常觉得自己心脏前边“闷闷的疼”,渐渐地,晚上睡觉前也开始痛,痛的时候就打打嗝缓解一下。
一来二去,小方又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脏病。小方赶紧在自己工作的药店买了“救心丸”,但吃下药后症状却一点没有缓解。
听完小方的描述,林医生建议她还是来院做个检查。医院,小方做了相应的心肺检查后发现,小方并没有得心脏病,一切都是“心病”惹的祸。
林建珍医生说,最近自己已经接诊了许多这样的病人,她们大多都是年轻的小姑娘,出现类似“胸闷、胸痛、憋气、心悸”等心脏不适感后,都没有发现器质性的“心脏病”。“我们医学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也就是我们说的‘心病’。”
原来,很多小姑娘性格内向又敏感,平时运动少,朋友不多或者不喜欢和向别人吐露内心的烦恼,加上有一些外界的刺激,很容易“想太多”。
长期这样郁结于心,就会表现出类似心脏病的症状,但活动不影响,或者转移注意力后可减轻。
“虽说不是真的‘心脏病’,但怀着这种‘心病’,往往会感到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受到明显的影响。”
那要如何缓解症状呢
林医生给出了以下意见:
1医院接受检查,确保自己得的是“心病”,而不是心脏病,因为也有部分患者同时存在心脏和心理的“双心”疾病,可千万别胡乱自我诊断,耽误了治疗。2不要不好意思,敞开心扉和医生倾诉困扰自己的烦恼,让医生了解这些症状的诱发因素,这有助于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和治疗。3尽量不去看一些负面的新闻事件,平时要和家人或朋友多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在人际之间矛盾而加重病情。4进行有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跑步、打球、跳绳、骑车等,因为研究显示,人的心理障碍和缺乏运动有显著相关,多运动能够改善不良的情绪和躯体化症状。5作息、饮食要规律,劳逸结合,避免加班熬夜、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多参加户外活动。避免烟酒、浓茶、咖啡等,因为这些会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失眠、心悸等不适,适当多补充新鲜瓜果、优质蛋白质等。
林建珍医生
如果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仍不能缓解,最好咨询心理医生取得帮助,必要时予抗焦虑抑郁药物辅助治疗。
过好每一天,
从关心自己的心理开始。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