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果洛样本青海日 [复制链接]

1#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辽阔的大地上,一边是巍峨壮丽的阿尼玛卿雪山,一边是连绵起伏的牧场草原。总面积达7.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成为果洛州20万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这片土地上生活着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91.87%,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族群众结下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兄弟情谊。

伴随着锐意前行的脚步,果洛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强劲东风,吹遍果洛大地,人们惊奇地发现,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给这片曾经发展滞后的藏区带来了由内而外的巨变,一条富有果洛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伴着遍开藏区的格桑花,吐露出一派芬芳。

丰富的文体活动拉近了各族干部群众的距离。

民族团结进军营。

民族团结进社区。

民族团结进工地。

近年来,果洛藏族自治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为统领,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社会氛围,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效显著,展现出一幅蒸蒸日上的美好图景。本报记者张浩摄

全民环保,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抓手”

素有黄河源头之称的玛多县,黄河水跳动着一个个团结向上的吉祥音符。民族团结在这里奏响了幸福的华章。

在玛多县扎陵湖畔的擦泽村,每天天色渐亮,村口便热闹起来了,村里的生态管护队将出发巡护草原进行生态环保行动。生态管护员索俄介绍,擦泽村土地面积平方千米,牧民日常巡护的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74%,而村里共有户人,已加入生态管护员队伍的有92人。这样大的面积,巡护和进行生态环保行动量可想而知,但现在,村里人人都是生态环保的参与者。

原来,玛多县依托全县生态管护员覆盖面广,群众基础好的有利条件和优势,充分调动并发挥优势,全面推进“六位一体”管理模式,生态管护员带动牧民群众全民参与环保行动,无形中凝聚了民心,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在黄河源头“扎根”。而换来的,便是幸福的生活。

就拿擦泽村来说,在以前盲目攀比、铺张浪费、酗酒赌博等现象屡见不鲜,但现在以生态环保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团结致富、摒除陋习”等教育活动,指导牧民理财算账,给他们出点子致富。如今的擦泽村,群众生活陋习改变,收入显著增长,环保意识增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在每年能超过万元。

在玛多县玛查理镇玛查理新村,全民参与生态环保,在各类环保行动中交流交融、互助友爱组成了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村委班子也结合实际,凭借着政府的惠民政策和牧民群众团结向上的热情,积极发展致富产业,依托合作社,生产酥油、曲拉、酸奶、藏式点心等,牧民群众入社率达90%,人均每年增收余元。如今,玛查理村是一个“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团结村”。

玛查理村村委会主任才让加说:“越是艰苦的环境我们越要发出民族团结的光芒,党把好政策一个接一个地给我们,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因此我们更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永远跟党走,永远感恩党,团结起来谋幸福。”

而玛多县以人人参与生态环保为抓手,让民族团结和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的生动实践在果洛州也只是一个缩影。

果洛州地处三江源腹地,全州各地区通过开展各类环保行动,全面促进各民族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使得“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让各族干部群众倍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也使得民族团结的汩汩清泉在果洛大地流淌,派生出盎然生机和无限希望。

文化体育,铸就民族团结进步的“高地”

糌粑羊肉、青稞美酒。8月8日的达日县各族群众手捧洁白的哈达,在欢快的歌曲中,笑迎远方的客人……为期5天的青海省首届“民族团结进步杯”少数民族传统赛马邀请赛暨第三届格萨尔狮龙宫殿文化艺术节在达日县隆重开幕。

鲜艳的五星红旗以葱郁的苍山为背景,在一片沸腾的草原上空飘扬。人们席地而坐,高声放歌,处处欢声笑语。5天的活动,专场文艺演出、赛马、赛牛、射箭、旅游观光等传统体育项目及格萨尔说唱演出、服饰表演等文化交流活动相继呈现,整个活动以文化为引领,成为各族干部群众手挽手、心连心、求发展、谋福祉的情感桥梁和纽带。而像这样的文化艺术与体育相结合的活动,已经在全州范围内铺开,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凝心聚力激发了活力,注入了不竭资源。

今年以来,果洛州各地相继举办了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创建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阔步奔小康”大武地区元旦环城赛、果洛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迎元宵灯展篝火晚会、国家级非遗项目“青海马背藏戏”格萨尔剧展演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新春杯”篮球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相继举办。

一系列的活动铸就了民族团结精神高地,展示了果洛深邃、悠久的文化艺术,展现果洛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团结奋进、共建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

在果洛草原上,经常性地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文艺表演、以案说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创建活动,不仅营造了全州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满足了各族干部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也展现了果洛州的各族儿女相亲相爱,相互团结,共创和谐,同心同德,共建小康的坚定决心。

果洛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趋向纵深、越走越宽。今年,果洛州相继组织开办《格萨尔》史诗说唱艺术电视栏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成果暨传统手工艺品集中展示、《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团展演等活动,努力建设精神文化高地,全面增进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凝聚力。

创新宣传,播撒民族团结进步的“火种”

今年8月初,甘德县典型事迹巡回宣讲团第二轮宣讲开始了。宣讲中,宣传干事宣讲了岗龙乡牧民西子几十年如一日孝老爱亲、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感人事迹,让聆听宣讲的群众深受教育和启发。退休干部才利还宣讲了甘德县近40年社会、经济、民生发生的变化,告诉大家只要我们各族干部群众团结起来,依靠党和政府努力奋斗,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宣讲团团长任国忠说:“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旨在通过讲我们身边的榜样,让大家知典型、学典型,形成孝老爱幼、团结和谐的良好风气。”

久治县共有5乡1镇,全县农牧民群众分布在山区草原各个角落,居住十分零散,所以民族团结在这里尤为重要。

为实现党的声音“无障碍”传递,致富信息“无缝隙”对接,服务群众“无距离”阻隔,久治县宣传部因地制宜组建了一支牧区“红旗宣讲小分队”,走遍山谷草原、深入牧圈帐篷,用本地本土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实例、生动形象的方式,向牧区党员群众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惠民工程、法律法规、民族团结等,打通了宣讲“最后一公里”。

如今,达日县、班玛县、玛多县、玛沁县等各县都结合宣讲活动,组建民族团结进步巡回宣讲组、“宣传小分队”“帮扶小分队”“马背宣讲组”“摩托车宣讲组”等各具特色的宣讲组,深入基层、群众,通过召开座谈会、集中宣讲和发放宣传册等形式,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谈,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五个认同”“四个维护”“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同时,果洛州还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作用,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宣传工作注入新活力,州县创建办编印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知识读本》《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知识问答》《民族团结进步口袋书》等宣传资料。同时,利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