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康复?不是治病吗,康复有什么用?
精神康复不仅仅意味着消除疾病的症状,更重要的任务是让患者能够胜任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自如地与人交往,抛弃病耻感,幸福地生活。
精神疾病由于精神疾病的特点,精神科治疗包含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外,另外更大地部分就是精神康复治疗,这是帮助患者能够实现全面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可增强患者治疗信心,还能提高患者各项技能,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具体来说,精神康复的包括:
医学康复
所患精神疾病一般知识科普,用药的健康宣教,预防复发。
心理康复
对疾病正确的态度、面对社会的歧视如何提高心理承受力、纠正性格缺陷、面对应激创伤事件的合理应对方式、对于生活中困难事件的处理态度等。
社会康复
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中的集中注意力和提高记忆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职业康复
就业咨询、面试督导、职业技能的测定与培训、在工作中发现自我价值等。
康复这几种康复形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似乎只有等到病情痊愈之后,才能进行心理、社会康复。其实不然,药物治疗和功能康复应该是同时开始的,即使患者的病情还没好,也要督促他自己照顾生活,适当地与人交往,还要参加工娱疗、心理治疗、艺术行为治疗等(包括绘画治疗、音乐治疗、手工作业疗法)。所以,精神病的康复过程就是药物治疗为主体、多种康复措施综合运用的结果。
对于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医生在为他确诊、治疗的同时,要对他进行评估功能损害程度,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通过上述康复过程,力争使康复者不仅能够生活自理,还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家人如何更好地帮助康复者
回归家庭和社会?
首先,家属要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
要正确看待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和别的疾病一样,都是一种普通的疾病,只是表现症状和治疗方法不同,不能对患者有任何歧视。
要勇敢地面对外部的压力,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要相信到精神疾病是可治的,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有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是可以康复的。
其次,要真正从内心关怀和理解患者,并营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不是患者所有的想法和情绪都是病态,要耐心来听患者讲话,鼓励患者把自己的心里话和内心感受说出来。
也不要总想着进入患者的内心世界和试图理解患者所说的每句话,也不要假装同意患者那些难于理解的奇怪想法。
生活环境在交流中注意避免刺激性的言语,以抚慰和鼓励为主。但是与此同时希望家属能够保持一颗警惕的心,可以善于发现患者的异常,可以先不与患者交流,首先告知主管医生,在医生的充分评估下可以帮助患者评估病情。
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个人空间,不要过分地表达出担心和烦扰,不要时刻